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福建畲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以宁德市上水村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传统村落带来机遇和挑战第10-11页
        1.1.2 福建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繁荣的需要第11-12页
        1.1.3 畲族传统村落保护的紧迫性第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范围和对象第13-14页
        1.3.1 研究范围第13-14页
        1.3.2 研究对象第14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案第14-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1.4.3 研究框架第17-18页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8-26页
        1.5.1 国外传统村落研究第18-20页
        1.5.2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第20-23页
        1.5.3 畲族村落及建筑研究第23-24页
        1.5.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第24-26页
2 福建畲族传统村落概况及现状分析第26-48页
    2.1 福建畲族传统村落概况第26-31页
        2.1.1 畲族概述第26-27页
        2.1.2 畲族传统村落概念第27页
        2.1.3 福建畲族传统村落分布第27-31页
    2.2 福建畲族传统村落价值特色分析第31-45页
        2.2.1 自然景观特色第31-32页
        2.2.2 选址格局与风水特色第32-34页
        2.2.3 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第34-37页
        2.2.4 畲族非物质文化价值第37-45页
    2.3 福建畲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状问题第45-46页
    2.4 小结第46-48页
3 福建畲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研究第48-57页
    3.1 福建畲族传统村落的整体性认识第48-49页
    3.2 整体性保护理论引入第49-53页
        3.2.1 整体性保护理念提出与发展第49-50页
        3.2.2 与其他民族村落保护发展方法对比第50-53页
    3.3 福建畲族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原则及策略第53-55页
        3.3.1 福建畲族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原则第53-54页
        3.3.2 福建畲族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策略第54-55页
    3.4 小结第55-57页
4 福建畲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现路径第57-67页
    4.1 文化及环境的整体延续,保护畲族文化第57-60页
        4.1.1 畲族传统建筑保护第57-58页
        4.1.2 畲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第58-59页
        4.1.3 景观格局延续和整理第59-60页
    4.2 人居及产业的整体发展,突出畲族特色第60-63页
        4.2.1 整体发展目标第60-61页
        4.2.2 整体发展途径第61-63页
    4.3 构建整体保障体系,保护发展村落第63-66页
    4.4 小结第66-67页
5 上水村保护发展研究第67-102页
    5.1 村落概况第67-69页
        5.1.1 区位环境第67-68页
        5.1.2 历史沿革第68页
        5.1.3 社会发展第68-69页
    5.2 村落现状建设调查第69-72页
        5.2.1 道路交通现状第69页
        5.2.2 现状建筑分析第69-72页
        5.2.3 公共设施建设第72页
        5.2.4 基础设施建设第72页
    5.3 古村价值与特色分析第72-87页
        5.3.1 自然景观——石文化突出第72-75页
        5.3.2 选址格局——畲族图腾,凤凰展翅第75-76页
        5.3.3 传统建筑——民族性与地域性结合第76-83页
        5.3.4 非物质文化——畲族特色第83-87页
    5.4 上水村保护发展途径第87-100页
        5.4.1 整体保护方法第87-92页
        5.4.2 整体发展措施第92-99页
        5.4.3 整体实施保障第99-100页
    5.5 小结第100-102页
6 结论第102-104页
    6.1 主要结论第102-103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旅游小镇夜景照明设计研究--以班墨小镇为例
下一篇:贝聿铭观展建筑空间构成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