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路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26页
    一、选题缘由第10-13页
        (一)教师教育政策的吁求第10-11页
        (二)优质教育的召唤第11-12页
        (三)新课程改革纵深推展的现实挑战第12页
        (四)个人的兴趣与经历第12-13页
    二、选题意义第13-14页
        (一)理论意义第13-14页
        (二)实践意义第14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14-16页
        (一)卓越小学教师第14-15页
        (二)培养路径第15-16页
    四、文献综述第16-23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20-22页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第22-23页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3-26页
        (一)研究内容第23页
        (二)研究方法第23-26页
第一章 卓越小学教师的应然素质和角色定位第26-40页
    第一节 卓越小学教师的应然素质第26-30页
        一、丰富完善的专业知识第26-27页
        二、出类拔萃的专业能力第27-29页
        三、崇高的专业道德第29页
        四、先进的专业理念第29-30页
    第二节 卓越小学教师角色定位第30-40页
        一、启蒙者第30-32页
        二、研究者第32-34页
        三、合作者第34-35页
        四、终身学习者第35-37页
        五、教者第37-40页
第二章 西方发达国家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第40-54页
    第一节 美、英、加、澳四国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路径第40-50页
        一、美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路径第40-43页
        二、英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路径第43-46页
        三、加拿大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路径第46-48页
        四、澳大利亚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路径第48-50页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培养卓越小学教师的相关启示第50-54页
        一、制定专业标准,明确能力取向第50-51页
        二、扩大教师准入范围第51页
        三、采用模块化的课程模式第51-52页
        四、加强教育实习过程建设第52-54页
第三章 我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第54-62页
    第一节 我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现状概览第54-58页
        一、上海师范大学第54-56页
        二、首都师范大学第56-57页
        三、华南师范大学第57-58页
    第二节 我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经验总结第58-62页
        一、构建多方协同的培养主体第58-59页
        二、改革课程体系第59-60页
        三、提高生源质量第60页
        四、设立评价考核机制、动态管理学生第60-62页
第四章 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四位一体”路径第62-74页
    第一节 政府: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决策主体第62-64页
        一、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自主创新相结合第62-63页
        二、改革招生政策,选拔优秀生源第63-64页
        三、构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评估体系第64页
    第二节 高校: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关键主体第64-69页
        一、设计先行——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设计第64-67页
        二、师资保障——加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第67-68页
        三、实训基地保障——建立与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第68-69页
    第三节 地方小学: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协同主体第69-70页
        一、确立相关制度,明确实习要求第69页
        二、搭建实习生工作室,构建实践学习共同体第69-70页
    第四节 师范生自身: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当然主体第70-74页
        一、树立崇高育人理想第70页
        二、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第70-71页
        三、博览群书——树立综合学科观第71-72页
        四、锤炼教学技能——夯实教学能力基础第72-74页
结语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致谢第84-86页
作者简历第86-8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仿写教学研究
下一篇:小学问题学生研究--以徐州市M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