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43页 |
引言 | 第8-9页 |
1.1 吡唑及吡唑啉合成研究进展 | 第9-18页 |
1.1.1 肼与 1,3-二亲电化合物环合反应合成吡唑 | 第9-11页 |
1.1.2 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吡唑 | 第11-14页 |
1.1.3 分子内氮与炔烃加成合成吡唑 | 第14-16页 |
1.1.4 多组分反应合成吡唑 | 第16-17页 |
1.1.5 C-N键和C-C键交叉偶联合成吡唑 | 第17-18页 |
1.2 喹啉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1.2.1 过渡金属催化合成喹啉 | 第19-21页 |
1.2.2 碘促进合成喹啉 | 第21-22页 |
1.2.3 光催化合成喹啉 | 第22-23页 |
1.2.4 其他无金属催化合成喹啉 | 第23-24页 |
1.3 吡啶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24-32页 |
1.3.1 Hantzsch吡啶合成法 | 第25-27页 |
1.3.2 Chichibabin反应合成吡啶 | 第27-28页 |
1.3.3 Vilsmeier-Haack反应合成吡啶 | 第28-30页 |
1.3.4 Bohlmann?Rahtz反应合成吡啶 | 第30-3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3页 |
第二章 烯胺酮与磺酰肼在水/醋酸作用下多分子串联反应合成吡唑啉 | 第43-60页 |
2.1 前言 | 第43-44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44-48页 |
2.2.1 反应条件优化 | 第44-45页 |
2.2.2 反应底物拓展 | 第45-46页 |
2.2.3 控制实验探究 | 第46-48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48-55页 |
2.3.1 仪器与试剂 | 第48页 |
2.3.2 吡唑啉的合成 | 第48页 |
2.3.3 产物表征数据 | 第48-5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第三章 二硫缩烯酮与磺酰肼在酸催化下反应区域选择性合成吡唑 | 第60-81页 |
3.1 前言 | 第60-61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61-66页 |
3.2.1 反应条件优化 | 第61-62页 |
3.2.2 反应底物拓展 | 第62-66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66-78页 |
3.3.1 仪器与试剂 | 第66页 |
3.3.2 N-砜基3硫烷基吡唑3的合成 | 第66-73页 |
3.3.3 N-砜基5硫烷基吡唑3的合成 | 第73-7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第四章 烯胺酮参与的Povarov反应区域选择性三组分合成 2,3-双取代喹啉 | 第81-103页 |
4.1 前言 | 第81-82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82-86页 |
4.2.1 反应条件优化 | 第82-83页 |
4.2.2 反应底物拓展 | 第83-85页 |
4.2.3 控制实验探究 | 第85-86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86-96页 |
4.3.1 仪器与试剂 | 第86页 |
4.3.2 喹啉的合成 | 第86-87页 |
4.3.3 产物表征数据 | 第87-9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第五章 烯胺酮参与的三组分反应合成 2,3,5,6-四取代吡啶 | 第103-116页 |
5.1 前言 | 第103-104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07页 |
5.2.1 反应条件优化 | 第104-105页 |
5.2.2 反应底物拓展 | 第105-107页 |
5.3 实验部分 | 第107-113页 |
5.3.1 仪器与试剂 | 第107页 |
5.3.2 吡啶的合成 | 第107-108页 |
5.3.3 产物表征数据 | 第108-11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16-117页 |
附录:代表性化合物的~1H NMR、~(13)C NMR谱图 | 第117-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