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符号说明 | 第8-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7页 |
1.1 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简介 | 第9页 |
1.2 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9-11页 |
1.3 喹唑啉酮类化合物作为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1.4 论文的选题思路 | 第16-17页 |
第二章 Q的合成、性质及在锌离子和铜离子识别中的应用 | 第17-30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合成路线 | 第17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17-21页 |
2.3.1 仪器与试剂 | 第17-19页 |
2.3.2 2-取代喹啉喹唑啉酮化合物Q的合成 | 第19页 |
2.3.3 光谱性质测试 | 第19-2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1-29页 |
2.4.1 荧光探针的合成 | 第21页 |
2.4.2 荧光探针对铜的选择性 | 第21-22页 |
2.4.3 荧光探针对锌离子的选择性 | 第22-24页 |
2.4.4 荧光探针随铜离子和铜离子浓度变化的光谱响应 | 第24-25页 |
2.4.5 铜离子和锌离子的络合研究 | 第25-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TPE-Q的合成、性质及其在铜离子识别中的应用 | 第30-41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合成路线 | 第31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31-35页 |
3.3.1 仪器与试剂 | 第31-32页 |
3.3.2 2-取代四苯乙烯-喹唑啉酮化合物(TPE-Q)的合成 | 第32页 |
3.3.3 2-取代四苯乙烯-喹唑啉酮化合物发光性质的研究 | 第32-33页 |
3.3.4 光谱性质的测试 | 第33-35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3.4.1 荧光探针的合成 | 第35-36页 |
3.4.2 荧光探针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 | 第36-37页 |
3.4.3 荧光探针随铜离子浓度变化的光谱响应 | 第37-38页 |
3.4.4 铜离子的络合研究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C-Q的合成、性质及其在氟离子识别中的应用 | 第41-53页 |
4.1 引言 | 第41-42页 |
4.2 合成路线 | 第42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42-46页 |
4.3.1 仪器与试剂 | 第42-43页 |
4.3.2 荧光探针随铜离子浓度变化的光谱响应 | 第43页 |
4.3.3 化合物(C-Q)晶体结构表征 | 第43-45页 |
4.3.4 光谱性质的测试 | 第45-46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4.4.1 荧光探针对氟离子的选择性探究 | 第46-47页 |
4.4.2 荧光探针随氟离子浓度变化的光谱响应 | 第47-48页 |
4.4.3 氟离子对荧光探针发光强度的影响研究 | 第48-50页 |
4.4.4 响应结果鉴定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全文总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0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