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常用的光催化材料 | 第7-10页 |
1.2.1 银系光催化剂 | 第7-8页 |
1.2.2 碳材料 | 第8-9页 |
1.2.3 钙钛矿材料 | 第9页 |
1.2.4 金属氧化物材料 | 第9-10页 |
1.3 光催化原理 | 第10-12页 |
1.3.1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 第10页 |
1.3.2 光催化分解水制H_2 | 第10-11页 |
1.3.3 光催化还原CO_2 | 第11页 |
1.3.4 光催化环境污染物降解 | 第11-12页 |
1.4 可见光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4.1 TiO_2及改性TiO_2 | 第12页 |
1.4.2 铋系可见光光催化剂 | 第12-13页 |
1.4.3 WO_3可见光光催化剂 | 第13页 |
1.4.4 ZnS可见光光催化剂 | 第13页 |
1.4.5 复合金属氧化物 | 第13页 |
1.5 提升光催化剂活性的方法 | 第13-16页 |
1.5.1 催化剂的形貌调控 | 第13-14页 |
1.5.2 离子掺杂 | 第14-15页 |
1.5.3 催化剂表面沉积贵金属 | 第15页 |
1.5.4 催化剂复合 | 第15-16页 |
1.5.5 染料敏化 | 第16页 |
1.6 本文选题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水热法一步合成Ag NW@CNF@Ag NPs复合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17-33页 |
2.1 引言 | 第17-1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8-21页 |
2.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第18页 |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8-19页 |
2.2.3 AgNW@CNF@AgNPs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19-20页 |
2.2.4 光催化剂的表征技术 | 第20页 |
2.2.5 光催化反应 | 第20-21页 |
2.2.6 自由基捕获实验 | 第2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32页 |
2.3.1 Ag NW@CNF@Ag NPs的组成、形貌和微观结构 | 第21-25页 |
2.3.2 CNF可能的生长机理 | 第25-29页 |
2.3.3 可见光下AgNW@CNF@AgNPs的光催化活性 | 第29-31页 |
2.3.4 光氧化消除机理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原位沉积-沉淀法合成Ag_xSiO_y/CeO_2及其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有机污染物消除 | 第33-45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3.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第34-35页 |
3.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35页 |
3.2.3 Ag_xSiO_y/Ce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35-36页 |
3.2.4 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36页 |
3.2.5 光催化反应 | 第36-37页 |
3.2.6 自由基捕获实验 | 第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3.3.1 光催化剂的组成、形貌和微观结构 | 第37-41页 |
3.3.2 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 | 第41-43页 |
3.3.3 光氧化消除机理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4.1 结论 | 第45页 |
4.2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8页 |
个人简介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