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货币理论论文--货币管理论文

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上证的经验数据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1.2.1 货币供应量第12页
        1.2.2 股市价格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3-16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6页
        1.3.2 国内外研究的特点第16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16-17页
    1.5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第17-19页
        1.5.1 理论结合实际第17页
        1.5.2 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第17-19页
2 货币供应量与股市关系的理论基础第19-25页
    2.1 货币供应量的传导机制第19-21页
        2.1.1 托宾的q理论第19-20页
        2.1.2 财富效应第20页
        2.1.3 流动性途径第20-21页
        2.1.4 资产负债表途径第21页
    2.2 股票市场的影响机制第21-25页
        2.2.1 财富效应第22页
        2.2.2 交易效应第22-23页
        2.2.3 资产组合效应第23页
        2.2.4 替代效应第23-25页
3 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价格的趋势关系第25-35页
    3.1 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与股票的度量第25-27页
        3.1.1 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第25-26页
        3.1.2 股票价格的度量第26-27页
    3.2 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价格变动趋势的关系第27-35页
        3.2.1 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分析第28-29页
        3.2.2 货币供应量增长趋势分析第29-30页
        3.2.3 货币供应量与上证综合指数的趋势分析第30-32页
        3.2.4 货币供应量结构化指标与股市价格趋势分析第32-35页
4 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第35-51页
    4.1 论文数据的选取与处理第35页
    4.2 检验方法理论介绍第35-37页
        4.2.1 序列平稳性检验第35-36页
        4.2.2 向量自回归模型第36页
        4.2.3 脉冲响应函数第36页
        4.2.4 协整检验第36-37页
        4.2.5 Granger非因果性检验第37页
    4.3 变量及样本数据的选择第37-38页
        4.3.1 货币供应量指标的选取第37页
        4.3.2 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选取第37-38页
    4.4 实证分析第38-51页
        4.4.1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第38-39页
        4.4.2 协整检验第39页
        4.4.3 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第39-47页
        4.4.4 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第47-48页
        4.4.5 计量检验结论第48-51页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1-57页
    5.1 研究结论第51-52页
    5.2 货币政策的制定应与股票市场相结合第52-53页
    5.3 投资者建议第53-54页
    5.4 股票市场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第54-55页
    5.5 研究的不足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电影评价的进口影片票房预测研究
下一篇: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