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基于Multi-Agent的运费政策对货运系统能耗影响的仿真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3-19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论文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图第16-19页
        1.3.1 主要内容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图第17-19页
2 货运系统能耗影响因素分析第19-33页
    2.1 影响因素分析第19-27页
        2.1.1 能耗分解模型第19-20页
        2.1.2 货物周转量分析及预测第20-22页
        2.1.3 货物运输能源消耗强度分析及预测第22-26页
        2.1.4 运输结构影响因素分析第26-27页
    2.2 货物运输费用分析及计算第27-31页
        2.2.1 货物运输费用、运输结构以及能源消耗的关系第27-28页
        2.2.2 货物运输广义费用的计算第28-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3页
3 基于价格弹性的货主需求响应模型第33-45页
    3.1 弹性系数第33-35页
        3.1.1 弹性系数理论综述第33页
        3.1.2 弹性系数的主要应用第33-34页
        3.1.3 货物运输的价格弹性系数第34-35页
    3.2 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第35-40页
        3.2.1 需求均衡分析第35-37页
        3.2.2 构建价格弹性系数的数学模型第37-38页
        3.2.3 相关数据分析第38页
        3.2.4 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第38-40页
    3.3 基于价格弹性的需求响应模型第40-43页
        3.3.1 需求价格函数第41页
        3.3.2 基于价格弹性的需求响应第41-42页
        3.3.3 基于价格弹性的系统目标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4 基于Multi-Agent的货物运输能源消耗系统第45-57页
    4.1 Multi-Agent系统第45-46页
        4.1.1 Multi-Agent系统介绍第45页
        4.1.2 Multi-Agent系统中Agent的特性第45页
        4.1.3 Multi-Agent系统的研究思路第45-46页
    4.2 货物运输能源消耗系统研究第46-49页
        4.2.1 货物运输能源消耗系统简介第46-48页
        4.2.2 货物运输能源消耗系统的原则第48页
        4.2.3 货物运输能源消耗的机制第48-49页
    4.3 适用性评价第49-53页
        4.3.1 货物运输费用调整系统适应性特征第49-51页
        4.3.2 货物运输能源消耗系统的适应性机制第51-53页
    4.4 基于Multi-Agent的货物运输能源消耗系统仿真建模第53-56页
        4.4.1 模型综述第53-54页
        4.4.2 仿真目标第54页
        4.4.3 Agent的属性和行为规则设定第54-56页
        4.4.4 Agent系统的演化机制第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5 基于Netlogo平台的运输费用调整模型的仿真研究第57-79页
    5.1 Netlogo平台概述第57-59页
        5.1.1 系统、模型、仿真三者之间的关系第57-58页
        5.1.2 Netlogo的约定的程序结构第58页
        5.1.3 Netlogo的功能特点第58-59页
    5.2 Netlogo平台上的运输费用调整系模型的设计第59-69页
        5.2.1 Netlogo系统设置第59-64页
        5.2.2 基于时序流程和强化学习的选择运输方式行为第64-67页
        5.2.3 仿真界面及功能第67-69页
    5.3 仿真实验运行结果与分析第69-78页
        5.3.1 基准模式设定第69-71页
        5.3.2 不同参数设定下的仿真输出第71-77页
        5.3.3 系统输出的结论与政策建议第77-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9-83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79-80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80-83页
        6.2.1 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第80页
        6.2.2 未来研究展望第80-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9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铁快递专列开行方案研究
下一篇: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研究--以G集团财务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