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转向系统论文

汽车主动横向稳定杆与主动前轮转向协调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主动横向稳定杆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汽车底盘集成控制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2章 汽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第18-31页
    2.1 主动横向稳定杆系统模型第18-20页
    2.2 主动前轮转向动力学模型第20-21页
    2.3 整车动力学模型第21-25页
        2.3.1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参考模型第22-23页
        2.3.2 转向工况下整车动力学模型第23-25页
    2.4 轮胎模型第25-28页
        2.4.1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系统轮胎模型第25-26页
        2.4.2 整车动力学系统轮胎模型第26-28页
    2.5 Simulink 模型与 CarSim 模型仿真对比第28-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ARS 控制子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第31-45页
    3.1 影响汽车侧倾稳定性的因素分析第31-33页
    3.2 ARS 子系统控制器的设计第33-35页
    3.3 ARS 子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3.4 ARS 与主动悬架联合控制研究第37-44页
        3.4.1 联合控制系统整车动力学模型第37-39页
        3.4.2 路面输入模型第39-40页
        3.4.3 联合控制系统设计第40-41页
        3.4.4 联合控制系统仿真分析第41-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AFS 控制子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第45-56页
    4.1 AFS 可变传动比研究与分析第45-49页
        4.1.1 AFS 理想变传动比曲线设计第45-47页
        4.1.2 AFS 变传动比曲线的仿真研究第47-49页
    4.2 基于 AFS 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第49-55页
        4.2.1 汽车稳定性控制概述第49-50页
        4.2.2 车辆理想横摆角速度的计算第50页
        4.2.3 AFS 控制模块设计第50-51页
        4.2.4 AFS 仿真结果分析第51-55页
    4.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ARS 与 AFS 协调控制仿真研究第56-65页
    5.1 协调控制系统概述第56-58页
        5.1.1 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概述第56-57页
        5.1.2 协调控制各子系统间影响概述第57-58页
    5.2 ARS 和 AFS 的协调控制研究第58-64页
        5.2.1 ARS 对汽车稳态响应的影响第58-60页
        5.2.2 协调控制器设计第60-62页
        5.2.3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第62-64页
    5.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总结与展望第65-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75页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影响开发技术在深圳某地区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与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