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

武警新兵心理弹性与适应不良的关系及心理弹性干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心理弹性的定义第11-12页
    1.2 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第12-13页
        1.2.1 危险性因素第12-13页
        1.2.2 保护性因素第13页
    1.3 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积极情绪与适应的关系第13-16页
        1.3.1 心理弹性与适应的关系第13-15页
        1.3.2 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适应的关系第15页
        1.3.3 积极情绪与心理弹性、适应的关系第15-16页
    1.4 心理弹性的心理干预研究第16-18页
    1.5 问题的提出第18-19页
    1.6 研究目的第19-20页
    1.7 研究思路与假设第20-21页
2 武警新兵心理弹性现状调查第21-27页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1-22页
        2.1.1 研究对象第21页
        2.1.2 研究工具第21页
        2.1.3 研究方法第21页
        2.1.4 质量控制第21页
        2.1.5 统计处理第21-22页
    2.2 结果第22-24页
        2.2.1 武警新兵心理弹性的总体状况第22页
        2.2.2 武警新兵心理弹性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第22-24页
    2.3 讨论第24-27页
3 应对方式、积极情绪在武警新兵心理弹性与适应不良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第27-33页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7-28页
        3.1.1 研究对象第27页
        3.1.2 研究工具第27-28页
        3.1.3 研究方法第28页
        3.1.4 质量控制第28页
        3.1.5 统计处理第28页
    3.2 结果第28-31页
        3.2.1 武警新兵应对方式、积极情绪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第28-29页
        3.2.2 武警新兵应对方式、积极情绪与适应不良的相关分析第29页
        3.2.3 武警新兵心理弹性与适应不良的相关分析第29页
        3.2.4 武警新兵心理弹性与适应不良关系的中介模型第29-31页
    3.3 讨论第31-33页
        3.3.1 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分析第31页
        3.3.2 心理弹性与适应不良的关系分析——成熟应对方式、不成熟应对方式、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第31-33页
4 团体心理辅导提升武警新兵心理弹性水平效果研究第33-44页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33-36页
        4.1.1 研究对象第33页
        4.1.2 研究工具第33-34页
        4.1.3 研究方法第34页
        4.1.4 质量控制第34-35页
        4.1.5 统计处理第35-36页
    4.2 结果第36-38页
        4.2.1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CD-RISC量表得分的差异比较第36页
        4.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CD-RISC量表得分改变量差异比较第36页
        4.2.3. 实验组干预前后CD-RISC量表得分的比较第36-37页
        4.2.4 对照组前、后测CD-RISC量表得分的比较第37页
        4.2.5 实验组新兵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评价第37-38页
    4.3 讨论第38-44页
        4.3.1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思路第38-41页
        4.3.2 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提高武警新兵的心理弹性第41页
        4.3.3 集训过程本身并不能提高武警新兵的心理弹性第41-42页
        4.3.4 对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反馈的反思第42-44页
5 总结第44-45页
    5.1 结论第44页
    5.2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设想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3页
综述第53-65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第65-70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二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学业负担态度及心理健康的关系和干预研究
下一篇:聚合物先驱体陶瓷气凝胶的吸波性能调控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