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以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衡量审计质量 | 第11-12页 |
1.2.2 以品牌和声誉衡量审计质量 | 第12-13页 |
1.2.3 以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衡量审计质量 | 第13-14页 |
1.2.4 用多指标衡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 | 第14-15页 |
1.2.5 其他观点 | 第15-16页 |
1.2.6 总结与思考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基本框架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 相关定义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4页 |
2.1 审计质量的定义 | 第18页 |
2.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4页 |
2.2.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1页 |
2.2.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24页 |
3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 | 第24-40页 |
3.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设想 | 第24-28页 |
3.1.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的可行性 | 第24页 |
3.1.2 可以借鉴的审计质量评价体系 | 第24-27页 |
3.1.3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素 | 第27-28页 |
3.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 | 第28-36页 |
3.2.1 评价体系指标选取的分类标准 | 第28-29页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对各指标的说明 | 第29-34页 |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结果 | 第34-36页 |
3.3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6-40页 |
3.3.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第37-39页 |
3.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 第39-40页 |
4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 | 第40-49页 |
4.1 数据处理 | 第40-46页 |
4.1.1 各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执业能力得分 | 第40-42页 |
4.1.2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得分 | 第42页 |
4.1.3 审计人员职业素质得分 | 第42-43页 |
4.1.4 审计客户财务状况得分 | 第43-44页 |
4.1.5 受到处罚和惩戒情况得分 | 第44-45页 |
4.1.6 品牌和声誉得分 | 第45-46页 |
4.2 结果评价 | 第46-49页 |
4.2.1 最终评分 | 第46-47页 |
4.2.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5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 第49-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5.2 研究局限性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A | 第53-54页 |
附录B | 第54-55页 |
附录C | 第55-56页 |
附录D | 第56-57页 |
作者简历 | 第57-5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