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防验收制度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选题说明 | 第13-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4页 |
四、创新内容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我国现行消防验收制度的性质分析 | 第17-29页 |
一、我国消防验收制度的构成和运行流程 | 第17-20页 |
(一)消防验收制度的构成 | 第17-19页 |
(二)我国现行消防验收制度的运行流程 | 第19-20页 |
二、我国消防验收制度的性质分析 | 第20-25页 |
(一)消防验收不是行政检查 | 第21页 |
(二)消防验收制度的行政许可构造 | 第21-22页 |
(三)消防验收制度的法律本质 | 第22-23页 |
(四)消防验收制度的独立性分析 | 第23-25页 |
三、消防验收制度必要性分析 | 第25-29页 |
(一)现实世界对事前管制的渴求 | 第25-27页 |
(二)消防验收制度之特有价值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我国消防验收制度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29-37页 |
一、验收主体方面 | 第29-31页 |
(一)实行现役体制不合理 | 第29页 |
(二)实际行政能力不足 | 第29-30页 |
(三)角色定位不合理 | 第30页 |
(四)权力高度垄断且对其监督不力 | 第30-31页 |
二、验收依据方面 | 第31-33页 |
(一)制定标准的程序正当性不强 | 第31-32页 |
(二)标准的现实适应性不高 | 第32页 |
(三)标准适用规则未确立 | 第32-33页 |
三、验收方式方面 | 第33-34页 |
(一)实质审查不合理 | 第33页 |
(二)重点验收方式不合理 | 第33-34页 |
(三)验收机制不健全 | 第34页 |
四、验收程序方面 | 第34-37页 |
(一)行政相对人权益保障困难 | 第34-35页 |
(二)验收效果难以维持 | 第35页 |
(三)期限执行随意性过大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完善消防验收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7-47页 |
一、完善消防验收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7-39页 |
(一)安全第一原则 | 第37页 |
(二)权利保障原则 | 第37-38页 |
(三)经济成本原则 | 第38页 |
(四)公民参与原则 | 第38-39页 |
二、现行消防验收制度立法上的不足 | 第39-42页 |
(一)制度基本内容的设定依据不够权威 | 第39页 |
(二)申请受理条件外延不明确 | 第39-40页 |
(三)验收内容不合理 | 第40页 |
(四)验收适用范围存在先天性不足 | 第40-41页 |
(五)行政相对人参与制度不健全 | 第41页 |
(六)事后监管制度不健全 | 第41-42页 |
三、加强消防验收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42-47页 |
(一)提升立法层级 | 第42页 |
(二)现场验收与行政审批分离 | 第42-43页 |
(三)将“管理”纳入验收内容 | 第43页 |
(四)放宽消防验收的适用范围 | 第43页 |
(五)健全事后监管制度 | 第43-44页 |
(六)健全行政相对人参与制度 | 第44-45页 |
(七)完善相对人权利救济制度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加强消防验收制度运行保障的具体对策 | 第47-53页 |
一、加强对消防中介机构的规制 | 第47页 |
二、构建统合高效的运行机制 | 第47-48页 |
三、加强验收标准的制定和适用 | 第48-50页 |
四、加强验收主体建设 | 第50-53页 |
(一)实行“非现役化” | 第50页 |
(二)科学界定验收权力 | 第50-51页 |
(三)提高人员素质 | 第51页 |
(四)强化内外监督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