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3页 |
2.1.1 突发事件 | 第18-21页 |
2.1.2 政府信息公开 | 第21-23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民主政治理论 | 第23-24页 |
2.2.2 公民知情权理论 | 第24页 |
2.2.3 应急管理危机沟通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我国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 第26-38页 |
3.1 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层次低 | 第26页 |
3.2 法律条款可操作性差 | 第26-28页 |
3.3 政府信息公开主体混乱和专业性欠佳 | 第28-32页 |
3.4 政府公开渠道不畅 | 第32-33页 |
3.5 政府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 | 第33-34页 |
3.5.1 突发事件预警判断差异 | 第33页 |
3.5.2 突发事件风险判断因素单一 | 第33-34页 |
3.6 对媒体的控制合作不强 | 第34-36页 |
3.7 公民知情权保障欠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的制约因素 | 第38-44页 |
4.1 政府公开观念落后 | 第38-39页 |
4.2 公民知情权意识淡薄 | 第39页 |
4.3 政府腐败力量滋生 | 第39-41页 |
4.4 缺乏监督问责机制 | 第41-44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的建议 | 第44-56页 |
5.1 提升立法层次,细化法律条款 | 第44-45页 |
5.2 明确界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 第45页 |
5.3 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程序 | 第45-47页 |
5.4 多元化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 第47-51页 |
5.5 建立严格的监督问责机制与预警机制 | 第51-52页 |
5.5.1 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 第51-52页 |
5.5.2 强化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 第52页 |
5.6 构建与媒体的良性合作机构 | 第52-53页 |
5.7 加强政府公开意识和公民知情权意识教育 | 第53-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