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稻田甲烷排放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8-17页
    1.1 稻田甲烷排放机理第8-9页
        1.1.1 甲烷的产生第8-9页
        1.1.2 甲烷的氧化第9页
        1.1.3 甲烷的排放第9页
    1.2 稻田甲烷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第9-14页
        1.2.1 水稻品种第10-11页
        1.2.2 肥料施用第11页
        1.2.3 水分管理第11-12页
        1.2.4 土壤性状第12-14页
    1.3 稻田甲烷减排措施第14-15页
        1.3.1 选取高产低甲烷水稻品种第14页
        1.3.2 合理施肥第14页
        1.3.3 水分管理第14-15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1页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第17-18页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8-20页
        2.2.1 甲烷排放通量第18-19页
        2.2.2 茎蘖动态第19页
        2.2.3 干物质重与叶面积第19页
        2.2.4 根干重、根长、根数和根直径第19页
        2.2.5 根系氧化力、根吸收总表面积和根系活跃表面积第19-20页
        2.2.6 根系伤流液第20页
        2.2.7 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组分和浓度第20页
        2.2.8 考种与计产第20页
    2.3 数据分析第20-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37页
    3.1 不同水稻品种稻田甲烷排放第21-23页
        3.1.1 全生育期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第21页
        3.1.2 主要生育期甲烷排放通量第21-22页
        3.1.3 稻田甲烷排放总量第22-23页
    3.2 不同水稻品种地上部主要农艺性状第23-26页
        3.2.1 茎蘖动态第23-24页
        3.2.2 叶面积指数(LAI)第24-25页
        3.2.3 生物量第25-26页
        3.2.4 甲烷排放量不同的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第26页
    3.3 不同水稻品种孕穗期主要根系形态生理第26-31页
        3.3.1 根干重和根冠比第26-27页
        3.3.2 根长、根数、根直径和比根长第27-29页
        3.3.3 根系氧化力第29页
        3.3.4 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第29-30页
        3.3.5 根系伤流量第30-31页
        3.3.6 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组分和浓度第31页
    3.4 基蘖肥施氮量对孕穗期稻田甲烷排放与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第31-35页
        3.4.1 施氮量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第31-32页
        3.4.2 施氮量对孕穗期根系形态的影响第32-33页
        3.4.3 施氮量对孕穗期根系生理的影响第33-35页
    3.5 干湿交替灌溉对孕穗期水稻形态生理和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第35-37页
4 讨论与小结第37-42页
    4.1 讨论第37-40页
        4.1.1 稻田甲烷排放的动态变化规律第37-38页
        4.1.2 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与稻田甲烷排放的关系第38-39页
        4.1.3 氮肥对稻田甲烷的调控第39页
        4.1.4 水分管理对稻田甲烷的调控第39-40页
    4.2 结论第40-42页
        4.2.1 本研究主要结论第40-41页
        4.2.2 本研究创新点第41页
        4.2.3 本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穗上多叶基因的精细定位及转录组分析
下一篇:分数阶Bagley-Torvik方程的两类边值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