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7页
    0.1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0.1.1 选题目的第9页
        0.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0.2 研究现状第10-16页
        0.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0.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0.3 研究方法第16页
        0.3.1 文献法第16页
        0.3.2 观察分析法第16页
        0.3.3 史论法第16页
    0.4 创新点第16-17页
1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概述第17-29页
    1.1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第17-20页
        1.1.1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第17-19页
        1.1.2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第19-20页
    1.2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第20-27页
        1.2.1 “生活即教育”第21-23页
        1.2.2 “社会即学校”第23-26页
        1.2.3 “教学做合一”第26-27页
    1.3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特质第27-29页
        1.3.1 生活性第27页
        1.3.2 实践性第27-29页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必要性第29-35页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疏离学生生活的现状第29-32页
        2.1.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忽视学生生活需求第30页
        2.1.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忽视学生实际生活体验第30-31页
        2.1.3 思想政治教育场所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空间第31-32页
    2.2 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有助于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第32-35页
        2.2.1 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32-33页
        2.2.2 能够帮助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生活化的要求第33页
        2.2.3 能够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第33-35页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具体借鉴第35-45页
    3.1 借鉴“生活即教育”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第35-38页
        3.1.1 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第35-37页
        3.1.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贴近学生生活需求过程中的基本要求第37-38页
    3.2 借鉴“社会即学校”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场所融入学生现实生活第38-42页
        3.2.1 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第38-40页
        3.2.2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大教育体系第40-42页
    3.3 借鉴“教学做合一”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重视学生生活体验第42-45页
        3.3.1 加强课堂实践教学,使课堂与生活相联系第42-43页
        3.3.2 注重社会实践教学,使教育与社会相联系第43-45页
结束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