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11-18页 |
2.1 人力资源战略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2.1.1 人力资源概念界定 | 第11页 |
2.1.2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 第11-12页 |
2.1.3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 第12页 |
2.2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与优化整合 | 第12-13页 |
2.2.1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 | 第12-13页 |
2.2.2 企业人力资源整合 | 第13页 |
2.3 人力资源配置与优化整合的主要依据 | 第13-14页 |
2.3.1 以人力资源规划为依据 | 第13页 |
2.3.2 以企业工作分析为依据 | 第13-14页 |
2.3.3 以人才测评为依据 | 第14页 |
2.4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4.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4-15页 |
2.4.2 心理契约理论 | 第15页 |
2.4.3 马奇和西蒙模型 | 第15-16页 |
2.4.4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第16页 |
2.4.5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第16页 |
2.4.6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16-17页 |
2.4.7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 第17-18页 |
3 A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第18-27页 |
3.1 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特点 | 第18页 |
3.1.1 人力资源组成的复杂性 | 第18页 |
3.1.2 人力资源的布局呈分散性 | 第18页 |
3.1.3 人力资源评价信息的收集相对困难 | 第18页 |
3.2 公司概况 | 第18-19页 |
3.2.1 公司简况 | 第18-19页 |
3.2.2 组织机构 | 第19页 |
3.3 A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诊断 | 第19-25页 |
3.3.1 岗位职责实施现状分析 | 第19-20页 |
3.3.2 绩效管理实施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3.3.3 薪酬管理实施现状分析 | 第22-23页 |
3.3.4 招聘机制实施现状分析 | 第23页 |
3.3.5 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3.4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5-27页 |
3.4.1 人才观念淡薄 | 第25页 |
3.4.2 招聘和晋升机制缺乏 | 第25-26页 |
3.4.3 薪酬制度不科学 | 第26页 |
3.4.4 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26页 |
3.4.5 培训体系的缺失和不足 | 第26-27页 |
4 A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方案设计 | 第27-40页 |
4.1 A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的原则及目标 | 第27页 |
4.2 A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内容的实施 | 第27-38页 |
4.2.1 薪酬福利优化 | 第27-29页 |
4.2.2 培训激励优化 | 第29-31页 |
4.2.3 绩效考评优化 | 第31-34页 |
4.2.4 人才招聘管理的优化 | 第34-35页 |
4.2.5 职业规划优化 | 第35-37页 |
4.2.6 企业组织文化优化 | 第37-38页 |
4.3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 第38-40页 |
5 A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的保障措施 | 第40-44页 |
5.1 组织保障 | 第40-41页 |
5.1.1 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理念 | 第40页 |
5.1.2 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应立足实际 | 第40页 |
5.1.3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性 | 第40页 |
5.1.4 创新企业文化内容 | 第40-41页 |
5.2 制度保障 | 第41-44页 |
5.2.1 采用渐进方式的推进法则并尝试多样化的管理内容 | 第41-42页 |
5.2.2 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 第42页 |
5.2.3 优化人力资源系统 | 第42-44页 |
6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一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