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图表清单 | 第8-10页 |
注释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座舱环境人体头颈部 sEMG 信号采集相关肌肉研究 | 第19-31页 |
2.1 表面肌电信号概述 | 第19-21页 |
2.1.1 人体生物电现象 | 第19页 |
2.1.2 人体表面肌电信号产生原理 | 第19-21页 |
2.1.3 表面肌电信号的特点 | 第21页 |
2.2 座舱环境下头颈部运动特性分析 | 第21-25页 |
2.2.1 座舱环境下虚拟现实的视觉延迟问题 | 第22页 |
2.2.2 人体头部运动结构分析 | 第22-24页 |
2.2.3 座舱环境下人体头部运动特性 | 第24-25页 |
2.3 头颈部旋转运动相关肌肉研究 | 第25-30页 |
2.3.1 人体头颈部肌肉介绍 | 第26页 |
2.3.2 头部旋转运动目标肌肉确定 | 第26-29页 |
2.3.3 目标肌肉位置标识与电极放置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人体头部旋转运动 sEMG 信号采集 | 第31-42页 |
3.1 实验平台 | 第31-36页 |
3.1.1 实验硬件设备 | 第31-32页 |
3.1.2 实验软件平台 | 第32-36页 |
3.2 实验准备 | 第36页 |
3.3 sEMG 信号与惯性信号采集有效性测试实验 | 第36-39页 |
3.3.1 目标肌肉位置准确性测试实验与分析 | 第37-38页 |
3.3.2 肌电与惯性信号同步采集测试实验与分析 | 第38-39页 |
3.4 固定角度头部旋转运动肌电与惯性信号采集 | 第39-40页 |
3.5 sEMG 信号采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人体头部旋转运动建模与分类 | 第42-57页 |
4.1 表面肌电信号相关数据处理 | 第42-44页 |
4.1.1 表面肌电信号的预处理 | 第42页 |
4.1.2 表面肌电信号动作起始时刻判断 | 第42-44页 |
4.2 特征量选择与特征提取 | 第44-49页 |
4.2.1 特征参数的选择 | 第44-48页 |
4.2.2 特征提取 | 第48-49页 |
4.3 BP 神经网络建模与分类 | 第49-56页 |
4.3.1 BP 神经网络概述 | 第50-52页 |
4.3.2 特征空间主成分分析 | 第52-53页 |
4.3.3 BP 神经网络建立与分类识别 | 第53-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7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