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 报刊学史著作 | 第10-11页 |
二 新闻法规著作 | 第11-12页 |
三 新闻史著作 | 第12-13页 |
四 期刊论文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民初报刊业主要的立法活动 | 第15-24页 |
第一节 专门的报刊业立法 | 第15-19页 |
一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暂行报律》的立废 | 第15-16页 |
二 袁世凯主政时期专门的报刊业法律法规 | 第16-19页 |
第二节 宪法性文件中关于报刊业立法的内容 | 第19-20页 |
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定报刊业出版自由体制 | 第19页 |
二 《中华民国约法》扩大对限制人民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情形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报刊业立法 | 第20-24页 |
一 治安、军事法律等其他法律法规 | 第20-21页 |
二 颁布各种作为临时处置依据的命令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民初报刊业立法的主要内容 | 第24-31页 |
第一节 报刊发行 | 第24-26页 |
一 报人条件 | 第24-25页 |
二 发行条件 | 第25页 |
三 保证金制度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报刊内容管理 | 第26-28页 |
一 必载内容 | 第26页 |
二 禁载内容 | 第26-27页 |
三 错误报道更正义务 | 第27-28页 |
四 著作权保护 | 第28页 |
五 外国报纸 | 第28页 |
第三节 审查及违规处罚 | 第28-31页 |
一 审查制度 | 第28-29页 |
二 违规处罚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民初报刊业立法的实施 | 第31-37页 |
第一节 实施情况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典型报案 | 第33-37页 |
第四章 民初报刊业立法的影响 | 第37-45页 |
第一节 民初社会背景 | 第37-39页 |
一 政治方面 | 第37页 |
二 经济方面 | 第37-38页 |
三 思想方面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对民初报刊业立法的当代鉴戒 | 第39-45页 |
一 开放报刊创办权,有利于报刊业更好的发展 | 第39-40页 |
二 用法来规范新闻事业,我国需要专门的新闻传播法律 | 第40-42页 |
三 认准报刊业立法的目的,切忌过于功利 | 第42-43页 |
四 避免出现任意刑罚,需完善地方新闻立法的路径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