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表明身份制度研究--以公安机关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表明身份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4-25页 |
第一节 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表明身份制度的概念厘定 | 第14-18页 |
一 行政执法 | 第14-15页 |
二 公安机关行政执法 | 第15-16页 |
三 表明身份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表明身份制度的性质 | 第18-22页 |
一 实体性层面:行政权的确定 | 第19-20页 |
二 程序性层面:程序行政行为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表明身份制度的正当性 | 第22-25页 |
一 程序控权价值的体现 | 第22页 |
二 行政公开原则的要求 | 第22-23页 |
三 确保执法人员自身安全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表明身份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5-31页 |
第一节 现有法律规定之梳理 | 第25-27页 |
一 将“表明身份”作为法定程序 | 第25页 |
二 规定执法时“出示证件” | 第25-26页 |
三 规定表明身份的辅助方式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对行政执法表明身份制度立法的探究 | 第27-31页 |
一 三种立法模式解读 | 第27-28页 |
二 《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评析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表明身份制度的现实困境 | 第31-38页 |
第一节 主体混乱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法律不健全导致可操作性差 | 第32-34页 |
一 表明身份方式不统一 | 第32-33页 |
二 表明身份程序不规范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监督不力导致制度落实难 | 第34-38页 |
第四章 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表明身份制度的完善路径 | 第38-48页 |
第一节 完善表明身份制度相关法律法规 | 第38-42页 |
一 表明身份的主体全面化 | 第38-39页 |
二 表明身份的方式统一化 | 第39-41页 |
三 表明身份的程序明确化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将“表明身份”作为硬性执法程序 | 第42-44页 |
第三节 强化对公安机关执法表明身份的监督 | 第44-48页 |
一 严格司法审查 | 第44-45页 |
二 完善检察监督 | 第45-46页 |
三 加强媒体监督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