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非执行董事对高管腐败的影响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CFO相关文献 | 第14-16页 |
2.1.1 CFO能力要求及定位 | 第14-15页 |
2.1.2 CFO特征 | 第15-16页 |
2.2 董事会相关文献 | 第16-18页 |
2.2.1 董事会特征及与CEO关系 | 第16页 |
2.2.2 董事会规模 | 第16-17页 |
2.2.3 独立董事比例 | 第17-18页 |
2.2.4 董事会会议次数 | 第18页 |
2.2.5 非执行董事 | 第18页 |
2.3 高官腐败相关文献 | 第18-20页 |
2.3.1 高管腐败的诱因及分类 | 第18-19页 |
2.3.2 公司治理机构 | 第19-20页 |
2.3.3 高管薪酬 | 第20页 |
2.4 相关文献评述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22-27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3.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页 |
3.1.2 友好董事会理论 | 第22-23页 |
3.1.3 寻租理论 | 第23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3-27页 |
3.2.1 CFO对高管腐败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2 非执行董事对高管腐败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3 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27-40页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7页 |
4.2 变量选取 | 第27-29页 |
4.3 模型构建 | 第29-30页 |
4.4 实证分析 | 第30-39页 |
4.4.1 描述性统计 | 第30-33页 |
4.4.2 相关性分析 | 第33-35页 |
4.4.3 回归分析 | 第35-39页 |
4.5 稳健性检验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0-4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0页 |
5.2 建议 | 第40-41页 |
5.3 研究局限 | 第41-42页 |
5.4 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