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高强钢组合D型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动力弹塑性性能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前言第9页
    1.2 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的特点及性能第9-10页
    1.3 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研究现状第10-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高强钢研究现状第15-17页
    1.5 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研究现状第17页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7-19页
2 结构设计和有限元建模第19-32页
    2.1 结构设计第19-23页
        2.1.1 结构设计条件和结构布置第19页
        2.1.2 CQ460 D 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设计结果第19-21页
        2.1.3 CQ690 D 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设计结果第21-22页
        2.1.4 Q345 D 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设计结果第22-23页
    2.2 有限元模型第23-29页
        2.2.1 材料特性第23页
        2.2.2 重力荷载及边界条件第23-24页
        2.2.3 单元选择及不同单元连接处理第24页
        2.2.4 模态分析第24页
        2.2.5 阻尼第24-25页
        2.2.6 地震波的选取第25-26页
        2.2.7 时程分析第26-27页
        2.2.8 底部剪力对比第27-29页
    2.3 试验验证第29-32页
3 CQ460 D 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动力性能分析第32-38页
    3.1 位移反应第32-33页
    3.2 加速度放大系数第33页
    3.3 Mises 等效应力第33-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CQ690 D 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动力性能分析第38-44页
    4.1 位移反应第38-39页
    4.2 加速度放大系数第39页
    4.3 Mises 等效应力第39-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5 耗能梁段长度对高强钢组合 D 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第44-52页
    5.1 自振周期对比第44页
    5.2 最大层间位移和最大楼层位移对比第44-46页
    5.3 Mises 等效应力对比第46-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6 不同钢材强度等级组合的 D 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性能及经济性对比第52-67页
    6.1 耗能梁段长度 1.2k 时不同钢材强度等级组合的对比第52-59页
        6.1.1 自振周期对比第52页
        6.1.2 最大层间位移和最大楼层位移对比第52-54页
        6.1.3 加速度放大系数对比第54-56页
        6.1.4 Mises 等效应力对比第56-58页
        6.1.5 总用钢量对比第58-59页
    6.2 耗能梁段长度 1.6k 时不同钢材强度等级组合的对比第59-66页
        6.2.1 自振周期对比第59页
        6.2.2 最大层间位移和最大楼层位移对比第59-61页
        6.2.3 加速度放大系数对比第61-63页
        6.2.4 Mises 等效应力对比第63-65页
        6.2.5 总用钢量对比第65-66页
    6.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7 结论及展望第67-69页
    7.1 结论第67页
    7.2 展望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排桩支护结构工作性状分析研究
下一篇:基于改进关键链技术的建设项目工期延误控制研究--以西安北客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