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中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19页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一)研究目的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3-17页
        (一)国内学者相关研究综述第13-15页
        (二)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综述第15-16页
        (三)国内外研究简评第16-17页
    三、研究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7-19页
        (一)研究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7页
        (二)研究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7-19页
第一章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建设的理论阐述第19-33页
    第一节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建设的核心内涵第19-25页
        一、农村公共危机第19-20页
            (一)公共危机第19-20页
            (二)农村公共危机的涵义第20页
        二、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第20-22页
            (一)治理的涵义第21页
            (二)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的涵义第21-22页
        三、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第22-25页
            (一)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的涵义第22-23页
            (二)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的构成第23-25页
            (三)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效能的分析框架第25页
    第二节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建设的理论基础第25-30页
        一、乡村治理理论第26-28页
            (一)乡村治理的主题第26页
            (二)乡村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第26-27页
            (三)乡村治理体制或治理模式第27页
            (四)乡村治理的机制第27-28页
        二、协同治理理论第28-30页
            (一)协同治理的涵义第28-29页
            (二)协同治理的表征第29-30页
    第三节 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建设的意义第30-32页
        一、推动农村公共危机网络化治理第30页
        二、深化农村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第30-31页
        三、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第31页
        四、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二章 中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33-45页
    第一节 中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建设存在的问题第33-42页
        一、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危机意识淡漠第33-37页
            (一)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防范意识欠缺第33-36页
            (二)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危机治理理念不足第36-37页
        二、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力量发挥不均衡第37-39页
            (一)政府发挥力量过多第37-38页
            (二)其他主体参与不足第38-39页
        三、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间危机治理协作存在障碍第39-41页
            (一)多元主体法律权责关系不明确第39页
            (二)多元主体参与危机治理的信任不足第39-40页
            (三)多元主体参与危机治理的信息不畅第40-41页
        四、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动力不足第41-42页
            (一)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人力资源配给不足第41页
            (二)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资金储备匮乏第41-42页
    第二节 中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第42-43页
        一、我国行政体系内部压力型体制的束缚第42页
        二、农村公共危机治理观念相对滞后第42页
        三、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缺乏专业性第42-43页
        四、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的基础设施不完备第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中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建设的对策思考第45-56页
    第一节 强化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的危机意识第45-47页
        一、增强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事前防范意识第45-46页
            (一)提高危机预警能力——建设预警型政府第45页
            (二)提高危机防范能力——建设防范型村社第45-46页
        二、强化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危机治理理念第46-47页
            (一)政府应坚持“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第46-47页
            (二)村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第47页
    第二节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第47-50页
        一、打造“有限型政府”治理模式第47-48页
            (一)着力推进民主放权进程第47-48页
            (二)深化改革“全能型政府”治理模式第48页
        二、鼓励其他非政府主体参与危机治理第48-50页
            (一)坚持政府主导作用第48-49页
            (二)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用第49-50页
    第三节 扩展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危机治理协作的深度和广度第50-52页
        一、规范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的权责关系第50-51页
            (一)明确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责任第50页
            (二)建立农村公共危机治理责任体制第50-51页
        二、加强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间信任建设第51-52页
            (一)充分发挥农村民间组织作用第51页
            (二)切实增强多元主体间信任制度建设第51-52页
        三、畅通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间信息沟通渠道第52页
            (一)完善农村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第52页
            (二)建立健全公共危机信息公开机制第52页
    第四节 增强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动力第52-54页
        一、有效供给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的人力资源第53页
            (一)建立农村公共危机治理小组第53页
            (二)建立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人力资源储备机构第53页
        二、着力增加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储备第53-54页
            (一)建立县乡两级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的专项资金第54页
            (二)建立县乡两级应对公共危机的资源储备机构第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务员队伍专业性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我国网络慈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