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村改居”型社区公共服务问题研究--以苏州相城区元和街道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10-20页
    一、 研究的缘起第10-11页
        (一)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二、 研究的现状第11-19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9页
    三、 研究的方法与本文的总体框架第19-20页
        (一) 主要的研究方法第19页
        (二) 论文的总体框架第19-20页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第20-29页
    一、 基本概念第20-24页
        (一) 社区的概念界定第20-22页
        (二) “村改居”型社区的概念界定第22-23页
        (三) 社区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第23-24页
    二、 相关理论第24-29页
        (一)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5页
        (二) 福利多元主义第25-26页
        (三) 公共选择理论第26-27页
        (四) 社会自治理论第27-29页
第二章 元和街道社区公共服务实证分析第29-47页
    一、 元和街道社区概况第29-30页
    二、 元和街道社区公共服务实证分析第30-39页
        (一) 问卷设计第30页
        (二) 问卷样本第30-31页
        (三) 问卷分析第31-39页
        (四) 问卷小结第39页
    三、 元和街道 村改居 型社区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第39-44页
        (一) 社区公共服务基本社会保障不到位第39-41页
        (二) 社区公共服务市场化有待提高第41-42页
        (三) 社区公共服务伦理机制有待健全第42页
        (四) 社区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协作有待完善第42-43页
        (五) 社区公共服务考评监督体系有待规范第43-44页
    四、 元和街道 村改居 型社区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4-47页
        (一) 政府角色定位不当第44页
        (二) 社区公共服务资金资源有限第44-45页
        (三) 社会组织发展空间有限第45-46页
        (四) “村改居”型社区双重属性显著第46页
        (五) 居民观念转变滞后于身份转变第46-47页
第三章 国内外社区公共服务经验借鉴第47-56页
    一、 中外社区公共服务的有益探索第47-54页
        (一) 杭州上城区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包容性公共服务第47-50页
        (二) 新加坡社区服务特色研究第50-53页
        (三) 美国社区服务第53-54页
    二、 中外社区公共服务实践经验的启示第54-56页
        (一) 规范社区公共服务政策及法律保障第54-55页
        (二) 树立“以人为本”的社区公共服务理念第55页
        (三) 推动社区自治与居民参与第55-56页
第四章 完善 村改居 型社区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第56-69页
    一、 明确政府角色,树立服务理念第56-58页
        (一) 完善行政体制改革,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效能第56-57页
        (二) 完善基层政府财政体制,拓宽融资渠道第57页
        (三) 构建开放的“亲民式”公共服务体系第57-58页
    二、 政府主导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市场化第58-61页
        (一) 推进元和街道邻里中心项目运营第59页
        (二) 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第59-61页
    三、 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伦理机制第61-63页
        (一) 明确和谐社区建设的价值导向第62页
        (二) 构建和谐社区伦理教育体系第62-63页
    四、 多元主体协作,构建多层次社区公共服务组织网络第63-66页
        (一) 合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第64页
        (二) 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第64-65页
        (三) 强化社区自治与居民参与第65-66页
    五、 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绩效考评与监督机制第66-69页
        (一) 建立科学的社区公共服务绩效考评标准第67页
        (二) 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监督机制建设第67-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第76-77页
附录第77-84页
致谢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期货市场法律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整体政府视角下的政府服务热线建设研究--以珠海市民服务热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