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货市场法律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页 |
1.3.4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2. 期货市场法律监管理论概述 | 第16-22页 |
2.1 期货市场概述 | 第16-19页 |
2.1.1 期货市场含义 | 第16页 |
2.1.2 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 第16-18页 |
2.1.3 期货市场的法律特点 | 第18-19页 |
2.2 期货市场法律监管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法律不完备论 | 第19-20页 |
2.2.2 公共利益监管论 | 第20页 |
2.2.3 金融市场有效性论 | 第20-22页 |
3. 我国期货市场法律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34页 |
3.1 我国期货市场法律监管发展历程 | 第22-25页 |
3.2 我国期货市场法律监管现状 | 第25-28页 |
3.2.1 我国期货市场监管的相关法律 | 第25-26页 |
3.2.2 我国期货市场法律监管的现状 | 第26-28页 |
3.3 8·16光大证券事件经过及调查处理 | 第28-31页 |
3.3.1 事件经过 | 第28-30页 |
3.3.2 事件调查与处理 | 第30-31页 |
3.4 事件反映我国期货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3.4.1 相关监管法律的失缺 | 第31页 |
3.4.2 行业协会自律监管的失重 | 第31-32页 |
3.4.3 风险预警机制的失语 | 第32-34页 |
4. 我国期货市场法律监管各问题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4.1 一元三级监管体制问题 | 第34-35页 |
4.2 政府监管自身存在缺陷 | 第35页 |
4.3 缺乏统一立法 | 第35-36页 |
4.4 不重视行政监管与行业监管的结合 | 第36页 |
4.5 法律监管主体的职责划分不明确 | 第36-38页 |
5. 完善我国期货市场法律监管体系的建议 | 第38-45页 |
5.1 完善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 第38-39页 |
5.1.1 提高期货市场法律层次 | 第38页 |
5.1.2 修改滞后的期货市场法律内容 | 第38页 |
5.1.3 消弭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面 | 第38-39页 |
5.1.4 细化对各种期货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 | 第39页 |
5.2 完善一元三级监管模式 | 第39-41页 |
5.2.1 完善政府监管 | 第39-40页 |
5.2.2 加强中国期货交易所的自律管理 | 第40页 |
5.2.3 发挥期货行业协会的监督 | 第40-41页 |
5.3 完善保障体制机制 | 第41-45页 |
5.3.1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 第41页 |
5.3.2 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 | 第41-42页 |
5.3.3 建立期货市场风险预警机制 | 第42-43页 |
5.3.4 完善熔断制度 | 第43页 |
5.3.5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 第43-45页 |
6.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