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3 小结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大学生村官的概念与政策支持 | 第19-24页 |
2.1 大学生村官的概念 | 第19页 |
2.2 “大学生村官”政策支持 | 第19-24页 |
2.2.1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缘起与发展 | 第19-21页 |
2.2.2 新疆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政策 | 第21-24页 |
3 新疆地区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 | 第24-36页 |
3.1 新疆地区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情况说明 | 第24-26页 |
3.1.1 调查地点情况说明 | 第24-25页 |
3.1.2 调查对象情况介绍 | 第25页 |
3.1.3 调查方式 | 第25页 |
3.1.4 问卷的回收与整理 | 第25-26页 |
3.2 新疆地区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数据分析 | 第26-33页 |
3.2.1 大学生村官基本信息统计描述 | 第26-28页 |
3.2.2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况 | 第28-31页 |
3.2.3 大学生村官的生活状况 | 第31-32页 |
3.2.4 大学生村官的心理状况 | 第32-33页 |
3.3 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发挥的积极作用 | 第33-36页 |
3.3.1 提升了新疆地区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 第33页 |
3.3.2 加大了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宣传力度 | 第33-34页 |
3.3.3 加快了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 | 第34-35页 |
3.3.4 融入农村助村民致富 | 第35-36页 |
4 新疆地区大学生村官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44页 |
4.1 新疆地区大学生村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6-40页 |
4.1.1 工作上的问题 | 第36-38页 |
4.1.2 生活上的困难 | 第38-39页 |
4.1.3 心理上的困惑 | 第39-40页 |
4.2 新疆地区大学生村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44页 |
4.2.1 从政府角度来分析 | 第40-42页 |
4.2.2 从大学生村官自身因素来分析 | 第42-43页 |
4.2.3 从本地区的社会环境因素来分析 | 第43-44页 |
5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5.1 政府要完善一套科学管理机制 | 第44-46页 |
5.1.1 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机制 | 第44页 |
5.1.2 完善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机制 | 第44-45页 |
5.1.3 完善工资待遇、保障政策 | 第45页 |
5.1.4 必须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 第45页 |
5.1.5 必须搭建期满就业平台 | 第45-46页 |
5.2 大学生村官自身要完善自我,服务农村 | 第46-47页 |
5.2.1 大学生村官不断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 第46页 |
5.2.2 进一步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 | 第46页 |
5.2.3 应端正对待大学生村官生涯 | 第46-47页 |
5.3 要充分发挥其他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 | 第47-48页 |
5.3.1 媒体积极给予舆论支持和引导 | 第47页 |
5.3.2 高校积极培养出有信心的大学生村官 | 第47页 |
5.3.3 村干部和村民积极支持村官工作,帮助快速适应农村生活 | 第47-48页 |
6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一 新疆地区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问卷 | 第52-55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村干部、村民卷)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