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外语论文--英语论文

英汉句式差异对中学生英语习得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导言第10-19页
    1.1 本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1.1.1 本文的选题口的第10-11页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第12-14页
        1.2.1 关于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中学生习得英语的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2 关于英汉句式差异对中国中学生习得英语的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语料的收集第14-16页
        1.3.1 本文的研究对象第14-15页
        1.3.2 本文研究语料的收集第15-16页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6-19页
第二章 中国中学生英语句式偏误分析第19-53页
    2.1 陈述句第20-31页
        2.1.1 肯定句的偏误分析第20-26页
        2.1.2 否定句的偏误分析第26-31页
        2.1.3 中学生否定句偏误的过程假设第31页
    2.3 特殊疑问句第31-37页
        2.3.1 英汉特殊疑问句的对比第31-34页
        2.3.2 特殊疑问句的偏误分析第34-37页
    2.4 反意疑问句第37-42页
        2.4.1 英汉反意疑问句的对比第37-38页
        2.4.2 反意疑问句的偏误分析第38-42页
    2.5 定语从句第42-53页
        2.5.1 英汉定语从句的对比第42-46页
        2.5.2 定语从句的偏误分析第46-50页
        2.5.3 小结第50-53页
第三章 中学生英语句式习得偏误的原因第53-60页
    3.1 来自母语的干扰:语际迁移(INTERLINGUAL TRANSFER)第53-55页
    3.2 来自目标语的干扰:语内迁移(INTRALINGUAL TRANSFER)第55-57页
        3.2.1 过度概括第55-56页
        3.2.2 规则的不完全习得第56页
        3.2.3 对于概念的错误假设第56-57页
    3.3 年龄因素第57页
    3.4 性别因素第57-59页
        3.4.1 认知风格方面的差异第57-58页
        3.4.2 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第58页
        3.4.3 学习策略方面的不同第58-59页
    3.5 教学方法不当第59-60页
第四章 中学生英语句式教学策略研究第60-63页
    4.1 借鉴偏误分析法进行句式教学第60页
    4.2 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句式教学第60-61页
        4.2.1 英汉句式结构的对比第60-61页
        4.2.2 英汉思维结构的对比第61页
    4.3 在句式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第61-62页
    4.4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第62页
    4.5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62页
    4.6 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第62-63页
结论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附录一 “英汉句式差异对英语习得的影响”问卷调查第70-73页
附录二 男女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殊途同归--“强力集团”与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特征之比较
下一篇:高中学困生英语学习困难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