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RSVP任务中注意对面孔身份加工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2页
    1.1 面孔身份加工的研究概况第11-14页
        1.1.1 面孔身份的定义第11页
        1.1.2 面孔加工的影响因素第11-12页
        1.1.3 面孔加工的特异性效应第12-14页
    1.2 面孔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第14-15页
        1.2.1 面孔加工与梭状回面孔区(FFA)第14页
        1.2.2 面孔加工的脑电研究第14-15页
    1.3 面孔加工与注意第15-17页
        1.3.1 面孔加工的无注意假说第16页
        1.3.2 面孔加工的注意假说第16页
        1.3.3 面孔加工的默认假说第16-17页
    1.4 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范式与注意瞬脱效应第17-19页
        1.4.1 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范式(RSVP)第17-18页
        1.4.2 注意瞬脱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第18-19页
    1.5 事件相关电位简介第19-22页
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第22-26页
    2.1 问题提出第22-23页
        2.1.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2.1.2 问题提出第23页
    2.2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第23-24页
        2.2.1 研究目的第23页
        2.2.2 研究假设第23-24页
    2.3 研究的总体设计第24页
    2.4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第24-26页
        2.4.1 研究意义第24-25页
        2.4.2 研究创新之处第25-26页
3 研究一:注意与面孔身份图片加工的 RSVP 范式研究第26-32页
    3.1 研究目的第26页
    3.2 被试第26页
    3.3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6-28页
    3.4 实验程序第28-30页
    3.5 实验结果第30-32页
        3.5.1 单任务和双任务实验条件下被试的正确率第30页
        3.5.2 注意资源对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的影响第30-32页
4 研究二:注意对面孔身份加工影响的 ERP 研究第32-53页
    4.1 研究目的第32页
    4.2 被试第32页
    4.3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32-34页
    4.4 实验程序第34-36页
    4.5 ERP 记录第36页
    4.6 ERP 数据分析和统计第36-37页
    4.7 实验结果第37-53页
        4.7.1 面孔在 RSVP 范式呈现识别中的 N170 分析第37-41页
        4.7.2 面孔在 RSVP 范式呈现识别中的 VPP 分析第41-45页
        4.7.3 面孔在 RSVP 范式呈现识别中的 ERP 早成分分析第45-49页
        4.7.4 面孔在 RSVP 范式呈现识别中的晚成分 P3 分析第49-53页
5 综合讨论第53-59页
    5.1 面孔身份加工的特异性效应第53-54页
    5.2 注意对面孔身份加工的影响第54-57页
        5.2.1 注意对面孔身份加工行为结果的影响第54-55页
        5.2.2 代表对刺激早期知觉加工的 P1 和 N1第55页
        5.2.3 与面孔身份加工相关的 N170 和 VPP 成分第55-56页
        5.2.4 高级认知加工受到注意资源调节的影响——来自 ERP 晚成分 P3 的证据第56-57页
    5.3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57-59页
6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6-67页
后记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明国语课本》选文研究
下一篇:文学特长生信息加工脑功能模式特征的EEG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