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私有历史建筑物权的立法保护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依据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 辩证分析法 | 第11页 |
二、 实证分析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理论 | 第12-20页 |
第一节 历史建筑的法律定义 | 第12-15页 |
一、 中国大陆对“历史建筑”的定义 | 第12-14页 |
二、 中国台湾地区对“历史建筑”的定义 | 第14页 |
三、 笔者认为“历史建筑”的定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私有历史建筑与国有历史建筑的区别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私有历史建筑的公共价值 | 第16-18页 |
第四节 我国历史建筑相关法律简介 | 第18-19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我国私有历史建筑物权保护存在问题与原因 | 第20-37页 |
第一节 私有历史建筑物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一、 物权的定义 | 第20-21页 |
二、 私有历史建筑物权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第二节 我国私有历史建筑物权的法律规定 | 第23-31页 |
一、 私人对历史建筑的物权的享有 | 第23-24页 |
二、 国家对私有历史建筑的限制及补偿 | 第24-31页 |
第三节 我国法律对私有历史建筑物权规定存在的弊端 | 第31-36页 |
一、 立法位阶较低 | 第31-32页 |
二、 业主的“特别牺牲”无法得到应有补偿 | 第32-33页 |
三、 有违行政法理论中的比例原则 | 第33-35页 |
四、 难以实现立法目的 | 第35-3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域外对私有历史建筑物权的立法保护和借鉴 | 第37-46页 |
第一节 澳门 | 第37-40页 |
第二节 台湾 | 第40-42页 |
第三节 法国 | 第42-45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私有历史建筑物权的立法建议 | 第46-54页 |
第一节 尽早实现国家立法 | 第46-47页 |
第二节 重视私有历史建筑物权补偿 | 第47-52页 |
一、 立法明确资金补助力度 | 第47-49页 |
二、 去除政府优先购买权 | 第49页 |
三、 扩大补偿范围 | 第49-50页 |
四、 提供广泛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50-51页 |
五、 实施发展权转移制度 | 第51-52页 |
第三节 给予所私人业主必要的救济途径 | 第52-53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件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