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无机化学工业论文--工业气体论文--氢气论文

基于木质纤维同步酶解的微生物电解池产氢过程中传输与反应特性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35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2 微生物制氢的机理及现状分析第12-16页
        1.2.1 微生物暗发酵制氢第12-13页
        1.2.2 光反应微生物制氢第13-16页
    1.3 木质纤维素的酶解与发酵机理第16-20页
        1.3.1 木质纤维素的分子结构第16-17页
        1.3.2 纤维素酶的分子结构及构成第17页
        1.3.3 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机理第17-20页
        1.3.4 同步酶解发酵机理第20页
    1.4 纤维素酶解糖化的研究现状第20-24页
        1.4.1 纤维素酶解糖化的现状第20-21页
        1.4.2 木质纤维素酶解糖化发酵的传递特性第21-22页
        1.4.3 纤维素酶解糖化的强化第22-24页
    1.5 纤维素同步酶解发酵产氢的微生物电解池第24-32页
        1.5.1 微生物电解池的原理第24-25页
        1.5.2 微生物电解池的结构形式第25-27页
        1.5.3 微生物电解池阴阳极电极材料与膜材料第27-29页
        1.5.4 微生物电解池所采用的底物类型第29页
        1.5.5 微生物电解池中的微生物种类第29-30页
        1.5.6 微生物电解池中的反应与传输特性第30-31页
        1.5.7 微生物电解池的应用第31-32页
    1.6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第32-35页
        1.6.1 已有研究工作的不足第32页
        1.6.2 本文主要工作第32-33页
        1.6.3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33-35页
2 外加平行电场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糖化性能的影响第35-45页
    2.1 引言第35页
    2.2 实验方法第35-38页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2.2.2 实验系统及操作步骤第36页
        2.2.3 分析方法第36-38页
    2.3 结果及分析第38-44页
        2.3.1 电场强度对酶解糖化效率的影响第38-40页
        2.3.2 含水量对酶解糖化效率的影响第40-41页
        2.3.3 酶的添加量对酶解糖化效率的影响第41-42页
        2.3.4 pH 值对酶解糖化效率的影响第42-43页
        2.3.5 电极切换时间对酶解糖化效率的影响第43-44页
    2.4 结论第44-45页
3 外加电场协同作用下外源添加剂对稻草秸秆酶解糖化性能的影响第45-55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45-46页
        3.2.1 基质预处理第45-46页
        3.2.2 实验装置第46页
        3.2.3 操作步骤第46页
        3.2.4 分析方法及仪器设备第46页
    3.3 结果及分析第46-53页
        3.3.1 Tween-80 对纤维素酶解糖化性能的影响第46-48页
        3.3.2 PEG 6000 对纤维素酶解糖化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3.3.3 BSA 对纤维素酶解糖化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3.3.4 [BMIM]Cl 对纤维素酶解糖化性能的影响第50-52页
        3.3.5 稻草酶解前后各成分的含量变化第52-53页
    3.4 结论第53-55页
4 微生物电解池实验装置的设计与搭建第55-63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基质的预处理与细菌培养第55-56页
        4.2.1 基质的预处理第55页
        4.2.2 MEC 产电微生物菌种的驯化与培养第55-56页
    4.3 MEC 结构设计及各部件材料选择第56-60页
        4.3.1 MEC 结构设计第56-57页
        4.3.2 阳离子交换膜的选择第57-58页
        4.3.3 电极材料的选择与制备第58-60页
    4.4 MEC 装置的组装与实验系统构建及系统运行第60-62页
        4.4.1 MEC 装置的组装第60页
        4.4.2 MEC 试验系统的构建第60-61页
        4.4.3 MEC 系统的启动与运行第61-62页
    4.5 评价指标与分析方法第62-63页
        4.5.1 氢气产生速率第62页
        4.5.5 系统的能量回收效率第62-63页
5 微生物电解池利用木质纤维素同步酶解发酵产氢的特性第63-85页
    5.1 引言第63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63-83页
        5.2.1 MEC 的启动第63-64页
        5.2.2 电压对微生物电解池产氢特性的影响第64-68页
        5.2.3 底物形式对微生物电解池产氢特性的影响第68-72页
        5.2.4 初始 pH 对微生物电解池产氢特性的影响第72-78页
        5.2.5 温度对微生物电解池产氢特性的影响第78-83页
    5.3 结论第83-85页
6 结论第85-87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85-86页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第86-87页
致谢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9页
附录第99-100页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9页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专利第99页
    C.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9-100页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掺稀土2~3μm中红外氧氟玻璃发光特性研究
下一篇:荧光免疫层析法结合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在单增李斯特菌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