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构造论文

压电喷油器压电执行器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11-15页
Abstract第15-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1-3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21页
    1.2 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技术现状第21-29页
        1.2.1 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6页
        1.2.2 压电喷油器压电执行器的理论研究第26-29页
    1.3 压电执行器的迟滞特性第29-35页
        1.3.1 压电执行器迟滞模型第29-32页
        1.3.2 迟滞非线性的控制方法第32-3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35-37页
第二章 压电执行器基础理论和有限元分析第37-66页
    2.1 引言第37页
    2.2 压电执行器基础理论第37-50页
        2.2.1 压电效应第37-38页
        2.2.2 压电方程第38-41页
        2.2.3 压电陶瓷第41-42页
        2.2.4 压电陶瓷性能参数第42-45页
        2.2.5 压电执行器第45-46页
        2.2.6 压电执行器分类、特点及性能要求第46-50页
    2.3 压电执行器有限元建模第50-59页
        2.3.1 ANSYS压电分析理论基础和建模条件第51-54页
        2.3.2 建模方法和建模假设第54-57页
        2.3.3 有限元模型验证第57-59页
    2.4 有限元仿真分析第59-62页
    2.5 模态的仿真分析第62-65页
        2.5.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第62-64页
        2.5.2 压电堆执行器模态分析第64-65页
    2.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三章 压电执行器力电耦合特性研究第66-81页
    3.1 引言第66页
    3.2 压电执行器力电耦合试验研究第66-70页
        3.2.1 试验方法第66-67页
        3.2.2 驱动电路设计第67-69页
        3.2.3 驱动波形第69-70页
    3.3 试验结果分析第70-76页
    3.4 压电执行器力电耦合模型建模第76-80页
    3.5 小结第80-81页
第四章 压电执行器热-力-电耦合特性研究第81-100页
    4.1 引言第81页
    4.2 试验装置与方法第81-82页
    4.3 自生热模型第82-90页
        4.3.1 生热率数学模型第84页
        4.3.2 散热率数学模型第84-86页
        4.3.3 压电执行器温度特性分析第86-90页
    4.4 执行器热-电-力耦合输出非线性数学模型第90-99页
        4.4.1 压电执行器基础位移关系式第91页
        4.4.2 预紧力特性分析第91-92页
        4.4.3 温度特性分析第92页
        4.4.4 关系式数值分析第92-97页
        4.4.5 关系式的试验分析第97-99页
    4.5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五章 压电执行器迟滞特性建模与控制第100-121页
    5.1 引言第100页
    5.2 测试系统第100-10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1-103页
        5.3.1 固定机械载荷下的测试第101-102页
        5.3.2 固定温度下的测试第102-103页
    5.4 迟滞模型的搭建与仿真第103-107页
        5.4.1 迟滞模型概述第103-105页
        5.4.2 迟滞模型的参数辨识第105-107页
    5.5 仿真结果分析第107-110页
    5.6 压电执行器迟滞非线性控制第110-120页
        5.6.1 迟滞模型的前馈控制第111-113页
        5.6.2 前馈和模糊自适应PID反馈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第113-120页
    5.7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六章 压电执行器设计和试验研究第121-128页
    6.1 引言第121页
    6.2 压电执行器选型第121页
    6.3 压电执行器特性测试第121-123页
        6.3.1 试验系统第122页
        6.3.2 压电执行器输出特性测试第122-123页
    6.4 压电执行器集成试验研究第123-127页
        6.4.1 压电执行器集成测试台架第124页
        6.4.2 集成压电喷油器的喷油规律测试第124-127页
    6.5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28-131页
    7.1 结论第128-129页
    7.2 创新点第129页
    7.3 展望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第143-14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新型顺排错流换热器的流动与传热过程分析
下一篇:大型湿式冷却塔雨区水滴粒径分布及其对雨区热力特性和阻力特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