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甘草次酸—芍药苷和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透皮(皮肤)给药系统构建和体内外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9-20页
1 绪论第20-38页
    1.1 引言第20页
    1.2 皮肤第20-23页
        1.2.1 皮肤的结构第20-21页
        1.2.2 表皮层第21-22页
        1.2.3 真皮层第22-23页
        1.2.4 皮肤附属器官第23页
    1.3 TTS和DTS第23-26页
        1.3.1 简述第23-24页
        1.3.2 TTS/DTS的特点第24页
        1.3.3 数学模型和评价方法第24-26页
    1.4 TTS贴剂/DTS胶带中常用辅料第26-33页
        1.4.1 压敏胶第27-28页
        1.4.2 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第28-30页
        1.4.3 溶剂第30-33页
    1.5 TTS和DTS制剂的应用第33-36页
        1.5.1 现状第33-35页
        1.5.2 芍药苷和甘草次酸第35-36页
    1.6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第36-38页
2 甘草次酸-芍药苷和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给药系统的构建第38-56页
    2.1 引言第38-39页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9-41页
        2.2.1 动物第39页
        2.2.2 实验试剂第39-41页
        2.2.3 实验仪器第41页
    2.3 实验方法第41-45页
        2.3.1 GA-PF贴剂的构建第41-42页
        2.3.2 ECN-TA胶带的构建第42-45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45-54页
        2.4.1 GA-PF贴剂的基质选择第45-46页
        2.4.2 ECN-TA的溶解度考察第46-47页
        2.4.3 辅料对ECN-TA胶带中药物渗透性的影响第47-54页
    2.5 小结第54-56页
3 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胶带中药物降解和杂质控制第56-86页
    3.1 引言第56页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6-58页
        3.2.1 实验试剂第56-58页
        3.2.2 实验仪器第58页
    3.3 实验方法第58-63页
        3.3.1 ECN和TA在酸、碱、氧化条件下的稳定性特征第58-59页
        3.3.2 PSA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第59页
        3.3.3 贴剂制备第59-60页
        3.3.4 实验条件第60页
        3.3.5 ECNO的合成第60页
        3.3.6 HPLC-PDA分析方法及确证第60-61页
        3.3.7 LC-MS/MS分析方法第61-62页
        3.3.8 ICP-AES分析方法第62页
        3.3.9 GC-MS分析方法第62-63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63-84页
        3.4.1 TA和ECN在酸、碱、氧化条件下的稳定性特征第63-65页
        3.4.2 药物与PSA的相容性第65-70页
        3.4.3 高温等条件下ECN-TA胶带中杂质生成情况第70-74页
        3.4.4 DTS中ECN降解途径第74-78页
        3.4.5 胶带中ECN的降解机理的探讨第78-81页
        3.4.6 ECNO的合成和结构确证第81-83页
        3.4.7 HPLC-PDA分析方法确证第83-84页
    3.5 小结第84-86页
4 甘草次酸-芍药苷贴剂和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胶带的体内/体外评价第86-109页
    4.1 引言第86页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86-88页
        4.2.1 动物第86-87页
        4.2.2 实验试剂第87-88页
        4.2.3 实验仪器第88页
    4.3 实验方法第88-93页
        4.3.1 GA-PF贴剂的制备第88-89页
        4.3.2 GA-PF贴剂的药效评价第89页
        4.3.3 GA-PF贴剂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和局部组织分布第89页
        4.3.4 生物样品处理第89-90页
        4.3.5 HPLC-UV和LC-MS/MS分析方法及方法学确证第90-91页
        4.3.6 GA-PF贴剂的体内评价数据处理方法第91-92页
        4.3.7 ECN-TA胶带经不同厚度皮肤的离体皮肤渗透实验第92页
        4.3.8 ECN-TA胶带在小鼠皮肤局部的药代动力学分析第92页
        4.3.9 HPLC-PDA分析方法第92-93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93-108页
        4.4.1 GA-PF贴剂的药效评价第93-94页
        4.4.2 测定血浆样品中GA和PF的分析方法验证第94-98页
        4.4.3 GA-PF的药代动力学和局部组织分布第98-101页
        4.4.4 GA-PF的PK-PD相关性第101-102页
        4.4.5 皮肤厚度对于ECN-TA胶带中药物经皮渗透的影响第102-104页
        4.4.6 HPLC-PDA分析方法第104-106页
        4.4.7 ECN-TA胶带的局部药代动力学第106-108页
    4.5 小结第108-10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09-111页
    5.1 结论第109页
    5.2 主要创新点第109-110页
    5.3 展望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3页
附录A 缩略词表第123-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作者简介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含淀粉中药材山药和浙贝母的干燥研究
下一篇:可见/近红外光响应型半导体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