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研究设计 | 第18-21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2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1.5.3 研究工具 | 第19-21页 |
第2章 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探究 | 第21-3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2.1.1 生成性教学 | 第21-22页 |
2.1.2 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 | 第22-23页 |
2.2 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 第23-26页 |
2.2.1 知识与技能 | 第24-25页 |
2.2.2 过程与方法 | 第25页 |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25-26页 |
2.3 实施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理念 | 第26-31页 |
2.3.1 关注表现性目标 | 第26页 |
2.3.2 关注具体的教学过程 | 第26-27页 |
2.3.3 关注突发的教学事件 | 第27-28页 |
2.3.4 关注互动性的教学方法 | 第28-29页 |
2.3.5 关注教学过程的附加价值 | 第29-31页 |
第3章 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现状分析 | 第31-43页 |
3.1 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已取得的成绩 | 第31-32页 |
3.1.1 多数教师在意识上已经接受了生成性教学 | 第31页 |
3.1.2 多数教师的课堂上或多或少会体现“生成” | 第31-32页 |
3.1.3 部分优秀教师能够做到巧妙生成教学资源 | 第32页 |
3.2 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2-43页 |
3.2.1 教师生成意识淡薄与生成能力不足 | 第32-39页 |
3.2.2 外界缺乏对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理解与支持 | 第39-43页 |
第4章 提高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 第43-57页 |
4.1 教师要树立生成意识及提高生成能力 | 第43-53页 |
4.1.1 树立正确的生成性教学意识 | 第43-46页 |
4.1.2 在实践中提高生成性教学能力 | 第46-53页 |
4.2 加强外界对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理解与支持 | 第53-57页 |
4.2.1 学校努力营造发展环境 | 第53-54页 |
4.2.2 家长积极配合教师教育 | 第54-55页 |
4.2.3 社会正确认识教师职责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