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8页 |
·企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 第16-19页 |
·企业研发机构的内涵及功能 | 第16页 |
·技术创新与研发机构 | 第16-17页 |
·研发项目特征 | 第17-19页 |
·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19-28页 |
·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内涵 | 第19-20页 |
·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程序 | 第20-22页 |
·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方法分析与评价 | 第22-28页 |
第3章 企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 第28-34页 |
·企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项目风险管理方法阐述 | 第28-29页 |
·企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项目立项阶段的风险管理 | 第29-30页 |
·企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项目研究与开发阶段的风险管理 | 第30-31页 |
·企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项目现场试验阶段风险管理 | 第31-32页 |
·企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项目评估验收阶段风险管理 | 第32-33页 |
·企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项目(产品投产上市)技术推广阶段风险 | 第33-34页 |
第4章 构建技术创新项目阶段性风险管理体系 | 第34-45页 |
·风险因素与项目阶段性的融合流程 | 第34页 |
·建立风险识别指标体系 | 第34-37页 |
·风险因素指标体系概述 | 第34-35页 |
·建立风险因素指标体系的目的 | 第35页 |
·风险识别过程 | 第35页 |
·建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识别体系 | 第35-37页 |
·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评估 | 第37-41页 |
·结用风险矩阵法判定风险指标数据 | 第37-39页 |
·结合研发机构技术创新项目各阶段的风险因素矩阵分析与决策 | 第39-41页 |
·项目阶段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监控 | 第41-45页 |
·风险应对的措施 | 第41-43页 |
·结合风险决策采取的风险管理策略 | 第43-45页 |
第5章 云铜矿山研究院(玉溪)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设计 | 第45-60页 |
·云铜矿山研究院(玉溪)概况 | 第45页 |
·提高大红山铁精矿品位及回收率试验研究技术创新项目简介 | 第45-47页 |
·项目背景 | 第45-46页 |
·项目实施内容 | 第46页 |
·项目目标 | 第46-47页 |
·大红山项目阶段划分(如图5.1) | 第47页 |
·大红山项目风险识别 | 第47-50页 |
·大红山项目风险评估 | 第50-54页 |
·评估风险指标风险综合强度 | 第50-52页 |
·大红山项目各阶段的风险矩阵分析 | 第52-54页 |
·技术创新项目风险管理的阶段性风险应对与监控策略 | 第54-60页 |
·技术创新项目风险管理的阶段性监控指标 | 第54-55页 |
·针对项目阶段的技术创新项目风险应对 | 第55-56页 |
·建立预警系统实施监控策略 | 第56-60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表(1-4) | 第66-68页 |
附调查问卷表 | 第68-70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及实践工作 | 第71-72页 |
附录C:云铜矿山研究院(玉溪)项目风险过程管理备案手册 | 第7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