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光信噪比的软件仿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符号说明第7-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5页
    1.1 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3 研究的目标及其主要的内容第11-13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其章节编排第13-14页
    1.5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影响光信噪比的因素第15-27页
    2.1 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第15-21页
        2.1.1 光波长转换单元第17-18页
        2.1.2 合波器和分波器第18-19页
        2.1.3 光放大器第19-20页
        2.1.4 光纤第20页
        2.1.5 监控模块第20-21页
    2.2 影响信号光信噪比的主要因素第21-26页
        2.2.1 各组成单元的衰减第22-23页
        2.2.2 光放大器的增益和其平坦度第23-24页
        2.2.3 光放大器的自发辐射噪声第24-25页
        2.2.4 光纤的色度色散第25-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波分系统各单元对光信噪比的影响及其数学建模第27-40页
    3.1 输入信号源第27-28页
        3.1.1 信号源的频谱域第27-28页
        3.1.2 信号源的时域第28页
    3.2 合波器/分波器对OSNR 影响第28-29页
    3.3 光纤对OSNR 影响第29-30页
    3.4 色散补偿光纤模块对OSNR 影响第30-34页
        3.4.1 新色散补偿算法的参考点和其上的参数要求第31-32页
        3.4.2 新色散补偿算法的具体过程第32-34页
        3.4.3 色散补偿模块对信号的衰减第34页
    3.5 光放大器对OSNR 影响第34-38页
        3.5.1 光信噪比的理论推导公式第35-36页
        3.5.2 实际中光信噪比的模拟第36-38页
    3.6 由OSNR 得到Q 因数和误码率第38-39页
        3.6.1 由OSNR 推导Q 因素第38-39页
        3.6.2 再由Q 因数推导误码率第39页
    3.7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光信噪比仿真软件的实现第40-65页
    4.1 仿真软件的结构与功能第40-41页
    4.2 GUI 界面设计第41-48页
        4.2.1 输入信号形成第42-43页
        4.2.2 合波器后第43-44页
        4.2.3 首个光放大器后第44-45页
        4.2.4 色散补偿计算第45-46页
        4.2.5 经N 光段放大后第46-47页
        4.2.6 分波器后第47-48页
    4.3 仿真算法的设计与实现第48-58页
        4.3.1 信号源的仿真第49-50页
        4.3.2 信号合波的仿真第50-51页
        4.3.3 首个光放的仿真第51-53页
        4.3.4 色散补偿算法的实现第53-55页
        4.3.5 多光段传输的仿真第55-57页
        4.3.6 信号分波的仿真第57页
        4.3.7 不同程序间的调用第57-58页
    4.4 效果验证第58-63页
        4.4.1 色散补偿算法效果的验证第58-59页
        4.4.2 光信噪比仿真结果的验证第59-63页
        4.4.3 仿真软件的实际应用效果第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8页
    5.1 本文工作回顾第65-66页
    5.2 成果及意义第66页
    5.3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工作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站锅炉国际项目质量管理要素分析及改进
下一篇:一种高速RS码与LDPC级联码编码器设计及硬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