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立法的合法性研究--以当代中国立法现象为分析对象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导论第12-20页
1 合法性和立法的合法性问题第20-54页
    1.1 合法性概说第20-30页
        1.1.1 “合法性”词源解释第20-22页
        1.1.2 “合法性”概念的历史第22-25页
        1.1.3 “合法性”是政治哲学的重要分析工具第25-28页
        1.1.4 “合法性”是法律哲学不能回避的问题第28-30页
    1.2 立法与立法权第30-38页
        1.2.1 主权与立法权第31-32页
        1.2.2 立法权第32-37页
        1.2.3 本文的“立法”第37-38页
    1.3 立法“合法性”的释义第38-54页
        1.3.1 立法“合法性”的构成第39-47页
        1.3.2 立法的“合法性”与相关概念的区分第47-54页
2 立法合法性的研究进路第54-72页
    2.1 西方对立法合法性的研究第54-66页
        2.1.1 规范主义合法性第54-62页
        2.1.2 经验主义合法性第62-64页
        2.1.3 综合主义合法性第64-66页
    2.2 中国对立法合法性的研究第66-72页
        2.2.1 良法论第67-68页
        2.2.2 良性违宪论第68-70页
        2.2.3 民主的立法合法观第70-72页
3 立法合法性的现象透视第72-98页
    3.1 西方立法的例证分析第72-78页
        3.1.1 纳粹的授权立法第72-73页
        3.1.2 美国的禁酒立法第73-78页
    3.2 当代中国立法合法性缺失的现象透视第78-98页
        3.2.1 立法权滥用第78-86页
        3.2.2 授权立法失控第86-92页
        3.2.3 立法权力寻租和立法腐败第92-95页
        3.2.4 立法不作为第95-98页
4 当代中国立法合法性缺失的成因分析第98-117页
    4.1 立法合法观的偏离第98-105页
        4.1.1 人本主义立法观的缺失第98-102页
        4.1.2 立法的价值目标模糊第102-104页
        4.1.3 立法合宪性意识薄弱第104-105页
    4.2 立法民主化不足第105-114页
        4.2.1 正当立法程序理念缺失第106-108页
        4.2.2 立法主体错位第108-109页
        4.2.3 立法程序正当性不足第109-114页
    4.3 立法监督形同虚设第114-117页
        4.3.1 立法备案审查制度效果不佳第114-115页
        4.3.2 立法司法审查制度缺失第115-116页
        4.3.3 立法事后监督无力第116-117页
5 立法合法化的实现路径第117-129页
    5.1 人本主义立法观的确立第117-120页
        5.1.1 立法必须体现人权价值第118-119页
        2.1.2 立法的人性化第119-120页
    5.2 立法民主化的深化第120-124页
        5.2.1 健全立法公开机制第121-122页
        5.2.2 完善民主的立法程序第122-123页
        5.2.3 拓展立法公众参与的路径第123-124页
    5.3 立法监督制度的完善第124-129页
        5.3.1 建立切实有效的立法审查制度第125-126页
        5.3.2 建立立法回避制度第126-127页
        5.3.3 探索立法责任制度第127页
        5.3.4 建立合法性的立法评估和法律清理制度第127-129页
结语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9页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第139-140页
后记第140-142页
附件第142-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维纳米系统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三峡移民的习俗文化变迁研究--基于湖北省S村的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