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我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的思路第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2章 我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第13-18页
    2.1 行业背景第13-14页
        2.1.1.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第13页
        2.1.2.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第13页
        2.1.3.专业人才和相关技术仍相对落后第13-14页
        2.1.4.行业整体呈现用工荒第14页
    2.2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第14页
        2.2.1 高职酒店人才培养现状第14页
        2.2.2 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分析第14页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18页
        2.3.1 高职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第14-16页
        2.3.2 企业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第16-18页
第3章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双合”培养模式第18-29页
    3.1 “双合”模式内涵第18页
    3.2 主要任务第18-20页
        3.2.1 促进高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第18页
        3.2.2 改善实习实训方式和条件第18-19页
        3.2.3 实现“校、企、生”三赢第19页
        3.2.4 以教带培,解决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难题第19页
        3.2.5 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课程的实践效能第19-20页
    3.3 建设重点第20页
        3.3.1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第20页
        3.3.2 进行课程体系重构第20页
        3.3.3 促进产学合作的深化第20页
    3.4 主要内容第20-28页
        3.4.1 培养定位第20页
        3.4.2 培养目标第20页
        3.4.3 培养质量要求第20-21页
        3.4.4 能力板块与构成要素第21-23页
        3.4.5 课程体系第23-25页
        3.4.6 人才培养运行第25-26页
        3.4.7 教学模式第26-27页
        3.4.8 师资模式第27-28页
    3.5 保障建设第28-29页
第4章 实证分析——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探索第29-40页
    4.1 基本情况第29页
    4.2 人才培养定位第29-31页
        4.2.1 市场需求第29-30页
        4.2.2 人才需求分析第30-31页
        4.2.3 目标和定位第31页
    4.3 创新模式—“双合”模式第31-36页
        4.3.1 实施路径第31-32页
        4.3.2 课程体系设置第32-35页
        4.3.3 保障机制第35-36页
    4.4 实施效果第36-40页
        4.4.1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第36页
        4.4.2 提高了就业质量,降低了离职率第36-37页
        4.4.3 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职业升值空间得以拓宽第37页
        4.4.4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第37页
        4.4.5 建立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第37页
        4.4.6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第37-38页
        4.4.7 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出“双合”标准下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第38页
        4.4.8 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三赢”第38-40页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有待继续解决的问题第40-42页
    5.1 研究结论第40页
    5.2 有待继续解决的问题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后记第44-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破产管理人制度
下一篇:有关建立日本汉语学习者汉语语音范畴的基础研究探讨日本人的汉语语音有效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