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手性及手性拆分的意义 | 第8-9页 |
1.2 手性拆分方法 | 第9-10页 |
1.3 Salen 型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4 Salen 型金属配合物在手性识别中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2,5-二羟基苯甲醛、2,3,5-三羟基苯甲醛的合成 | 第17-29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17-21页 |
2.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17-18页 |
2.1.2 合成反应 | 第18-21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1-28页 |
2.2.1 5-碘代水杨醛的合成、纯化和表征 | 第21-22页 |
2.2.2 3,5-二碘代水杨醛的合成、纯化和表征 | 第22-24页 |
2.2.3 2,5-二羟基苯甲醛的合成、纯化和表征 | 第24-26页 |
2.2.4 2,3.5-三羟基苯甲醛的合成、纯化和表征 | 第26-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手性 Salen 金属配体的合成 | 第29-35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3.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9页 |
3.1.2 合成反应 | 第29-31页 |
3.1.2.1 二(2,5-二羟基苯基)-(1R,2S)-环己二肟的反应 | 第29-30页 |
3.1.2.2 二(2,5-二羟基苯基)-(1R,2S)-环己二肟合铜(II)的反应 | 第30页 |
3.1.2.3 二(2,3,5-二羟基苯基)-(1R,2S)-环己二肟的反应 | 第30-31页 |
3.1.2.4 二(2,3,5-三羟基苯基)-(1R,2S)-环己二肟合铜(II)的反应 | 第31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1-34页 |
3.2.1 二(2,5-二羟基苯基)-(1R,2S)-环己二肟合铜(II)的合成、纯化及表征 | 第31-32页 |
3.2.2 二(2,3,5-三羟基苯基)-(1R,2S)-环己二肟合铜(II)的合成、纯化及表征 | 第32-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月桂酰-L-氨基酸的合成 | 第35-41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4.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5-36页 |
4.1.2 合成反应 | 第36-37页 |
4.1.2.1 月桂酰-L-苯丙氨酸反应 | 第36页 |
4.1.2.2 月桂酰-L-组氨酸镁反应 | 第36-3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7-40页 |
4.2.1 月桂酰-L-苯丙氨酸的合成、纯化及表征 | 第37-38页 |
4.2.2 月桂酰-L-组氨酸镁的合成、纯化及表征 | 第38-4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手性 Salen 配合物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及月桂酰-L-氨基 酸的手性吸附试验 | 第41-46页 |
5.1 手性 Salen 配合物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 | 第41-44页 |
5.1.1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5.1.1.1 主要药品及仪器 | 第41-42页 |
5.1.1.2 合成反应 | 第42-43页 |
A、二(2,5-二羟基苯基)-(1R,2S)-环己二肟合铜(II)与硅胶键合 | 第42页 |
B、二(2,3,5-三羟基苯基)-(1R,2S)-环己二肟合铜(II)与硅胶键合 | 第42-43页 |
5.1.1.3 色谱柱填充 | 第43页 |
A、湿法装柱 | 第43页 |
B、干法装柱 | 第43页 |
5.1.2 结果与讨论 | 第43-44页 |
5.1.3 小结 | 第44页 |
5.2 月桂酰-L-氨基酸的手性吸附试验 | 第44-46页 |
5.2.1 实验部分 | 第44页 |
5.2.1.1 主要药品及仪器 | 第44页 |
5.2.1.2 手性吸附试验 | 第44页 |
5.2.1.3 手性吸附评价 | 第44页 |
5.2.2 结果与讨论 | 第44-45页 |
5.2.3 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