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税收风险应对机制研究--以盐城地税局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1 内容框架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创新点与存在问题第16-17页
        1.4.1 创新点第16页
        1.4.2 存在问题第16-17页
2 税收风险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7-24页
    2.1 税收风险相关概念第17-19页
        2.1.1 风险第17页
        2.1.2 风险应对第17页
        2.1.3 税收风险第17-18页
        2.1.4 税收风险应对第18-19页
    2.2 税收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基础第19-24页
        2.2.1 风险管理理论第19-21页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1-22页
        2.2.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第22页
        2.2.4 流程再造理论第22-24页
3 现阶段我国税收风险现状及原因探析第24-31页
    3.1 现阶段我国税收风险的现状第24-25页
        3.1.1 组织结构风险第24页
        3.1.2 收入任务风险第24-25页
        3.1.3 人力资源风险第25页
        3.1.4 税收遵从风险第25页
    3.2 现阶段我国税收风险产生原因探析第25-31页
        3.2.1 税务机关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第26-27页
        3.2.2 税务机关按收入任务征税第27-28页
        3.2.3 税务机关人力资源状况第28-30页
        3.2.4 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第30-31页
4 盐城地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中应对税收风险实证研究第31-43页
    4.1 改革的背景与进程第31页
    4.2 改革的目的与内容第31-32页
    4.3 改革中应对税收风险的方法与措施第32-38页
        4.3.1 设立专业的税收风险应对岗第32-34页
        4.3.2 多渠道开展纳税宣传与辅导第34页
        4.3.3 广泛开展纳税评估第34-35页
        4.3.4 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职能作用第35-37页
        4.3.5 利用省级大集中系统搭建税收风险应对反馈平台第37-38页
    4.4 改革的成效与不足第38-43页
5 OECD部分成员国税务部门税收风险应对经验借鉴第43-50页
    5.1 美国税务部门税收风险应对第43-44页
    5.2 英国税务部门税收风险应对第44-45页
    5.3 荷兰税务部门税收风险应对第45-47页
    5.4 澳大利亚税务部门税收风险应对第47-48页
    5.5 经验与启示第48-50页
6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建立税收风险应对机制的建议第50-58页
    6.1 创新服务理念,建立风险应对预防机制第50-51页
        6.1.1 加大诚信纳税宣传,促进纳税人实现自我管理第50-51页
        6.1.2 鼓励税务代理,促进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第51页
    6.2 加强涉税风险提示,建立低等风险应对机制第51页
    6.3 重新定位纳税评估,建立中等风险应对机制第51-52页
    6.4 增强稽查震慑作用,建立高等风险应对机制第52-53页
    6.5 全面改革税务机构,建立风险应对组织保障机制第53-54页
        6.5.1 国、地税机构合并第53-54页
        6.5.2 按风险管理环节进行机构设置第54页
    6.6 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建立风险应对人员保障机制第54-58页
        6.6.1 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能第55-56页
        6.6.2 创新培训制度,有效培养专业化人才第56页
        6.6.3 创新激励制度,激发人力资源潜能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施工企业开展海外EPC工程总承包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NIO高性能框架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