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厂论文--工厂设备及安装论文

基于四元数的汽车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1.1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机器人焊接系统发展背景与应用第14-17页
    1.3 焊接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1 机器人运动学算法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2 焊接机器人的离线编程第18-20页
    1.4 课题来源第20页
    1.5 课题研究内容第20-21页
    1.6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理论基础第22-31页
    2.1 D-H法刚体运动学描述第24-27页
        2.1.1 刚体位置描述第24页
        2.1.2 刚体姿态描述第24-25页
        2.1.3 齐次变换矩阵第25-26页
        2.1.4 机器人D-H法空间运动学的描述第26-27页
    2.2 四元数法刚体运动学描述第27-30页
        2.2.1 空间直线在普吕克坐标系下的描述第28-29页
        2.2.2 运动学方程的四元数描述第29-30页
    2.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6R机器人运动学求解第31-46页
    3.1 D-H法机器人运动学求解第31-37页
        3.1.1 D-H法求解运动学正解第31-33页
        3.1.2 D-H法求解运动学逆解第33-36页
        3.1.3 D-H法求解机器人运动学实例第36-37页
    3.2 四元数机器人运动学求解第37-45页
        3.2.1 四元数法求解机器人运动学正解第37-40页
        3.2.2 四元数法求解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第40-42页
        3.2.3 四元数法求解机器人运动学实例第42-45页
    3.3 四元数法与D-H法求解对比第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机器人与变位机的运动协调分析第46-55页
    4.1 变位机第46-47页
    4.2 空间曲线求解第47-48页
    4.3 CAD/DXF焊缝图元信息解析第48-50页
    4.4 焊接工作站位置协调模型第50-51页
    4.5 焊接工作站速度协调模型第51-52页
    4.6 焊接工作站姿态协调模型第52-54页
    4.7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汽车消声器工作站焊接实验第55-75页
    5.1 消声器的工艺要求第55-58页
        5.1.1 排气管系统/消声器结构生产第55-57页
        5.1.2 排气管焊接系统特点要求第57-58页
    5.2 焊接工作站的系统搭建第58-62页
        5.2.1 焊接机器人第59-60页
        5.2.2 KEMPPI pulse 450焊接电源第60-61页
        5.2.3 单轴旋转变位机第61-62页
        5.2.4 焊装夹具第62页
    5.3 MotoSim EG仿真实验第62-70页
        5.3.1 MotoSim EG仿真软件介绍第62-63页
        5.3.2 MOTOMAN编程语言第63-65页
        5.3.3 MOTOMAN程序生成第65-69页
        5.3.4 变位机程序生成第69-70页
    5.4 机器人焊接系统实验第70-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附录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地区传统民居中女性空间的设计及其文化表达
下一篇:基于车联网协同的Urban Taxi OTS新模型及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