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8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出租车停靠点布设方法研究 | 第20-27页 |
2.1 城市出租车保有量 | 第20-24页 |
2.1.1 供需平衡法 | 第20-22页 |
2.1.2 空驶率法 | 第22-23页 |
2.1.3 方法评价 | 第23-24页 |
2.2 出租车停靠点 | 第24-26页 |
2.2.1 出租车停靠点规划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2.2 出租车停靠点规划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基于二次划分的出租车停靠点规划方法 | 第27-36页 |
3.1 规划区停车位总量的确定 | 第27-28页 |
3.2 停车位数量的二次划分 | 第28-34页 |
3.2.1 第一次划分 | 第29-32页 |
3.2.2 第二次划分 | 第32-34页 |
3.3 模型实施保障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车联网协同的Urban Taxi OTS信息系统 | 第36-48页 |
4.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36-37页 |
4.2 系统总体架构 | 第37-38页 |
4.3 乘客信息服务平台 | 第38-42页 |
4.3.1 手机客户端 | 第39页 |
4.3.2 乘客服务网站 | 第39-42页 |
4.4 出租车停靠点选择调度平台 | 第42-47页 |
4.4.1 电子围栏的设置 | 第42-43页 |
4.4.2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 第43-44页 |
4.4.3 停车位的监控 | 第44-45页 |
4.4.4 工作原理 | 第45-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手机自助约车子系统 | 第48-52页 |
5.1 系统组成 | 第48页 |
5.2 系统技术原理 | 第48-50页 |
5.3 系统运行 | 第50-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2-54页 |
6.1 总结 | 第52-53页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