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ENTS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4-15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5-20页 |
1.2.1 相关概念的解析 | 第15-17页 |
1.2.2 国外有关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国内有关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及地域范围 | 第20-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地域范围 | 第21-2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江西传统民居中女性空间的历史演进和影响 | 第24-30页 |
2.1 江西传统民居中女性空间的历史演进 | 第24-26页 |
2.2 影响江西传统民居中女性空间形成的因素 | 第26-29页 |
2.2.1 受宗法礼制的影响 | 第26-27页 |
2.2.2 受风水观念的影响 | 第27页 |
2.2.3 受两性差异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4 受当地民俗习惯的影响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江西传统民居中女性空间的地方型制及共性特征 | 第30-41页 |
3.1 江西传统民居中女性空间的地方型制 | 第30-38页 |
3.1.1 天井式民居 | 第30-31页 |
3.1.2 赣中民居 | 第31-32页 |
3.1.3 赣南围屋 | 第32-34页 |
3.1.4 其他公共空间及相关建筑物 | 第34-38页 |
3.2 江西传统民居中的女性居住空间共性特征 | 第38-40页 |
3.2.1 女性居住空间界面的限定性 | 第38-39页 |
3.2.2 女性居住空间的私密隐蔽性 | 第39页 |
3.2.3 女性居住空间的自我封闭性 | 第39页 |
3.2.4 女性居住空间的使用活跃性 | 第39-40页 |
3.2.5 女性居住空间的文化遵从性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江西传统民居中女性空间的设计研究 | 第41-59页 |
4.1 江西传统民居中女性空间的类型 | 第41-46页 |
4.1.1 按照身份等级的分类 | 第41-43页 |
4.1.2 按照女性年龄的分类 | 第43-46页 |
4.2 江西传统民居中女性空间的总体规划 | 第46-49页 |
4.2.1 位置 | 第46页 |
4.2.2 空间流线组织 | 第46-47页 |
4.2.3 空间分割与组合 | 第47-49页 |
4.3 江西传统民居中女性空间的构成要素 | 第49-58页 |
4.3.1 墙体 | 第49-50页 |
4.3.2 建筑构件 | 第50-53页 |
4.3.3 景观元素 | 第53-54页 |
4.3.4 室内陈设 | 第54-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江西传统民居中女性空间的文化表达内涵 | 第59-68页 |
5.1 传统审美形式在江西传统民居中女性空间的特征体现 | 第59-62页 |
5.1.1 对称与均衡 | 第59页 |
5.1.2 自然形态的借助 | 第59-60页 |
5.1.3 比喻与象征 | 第60-62页 |
5.2 传统女性文化在江西传统民居中女性空间中的特征体现 | 第62-66页 |
5.2.1 阴阳协调、天人合一 | 第62-63页 |
5.2.2 真善美的统一 | 第63-64页 |
5.2.3 繁衍后代 | 第64-65页 |
5.2.4 母神的崇拜 | 第65-66页 |
5.3 传统男性文化在江西传统民居中女性空间中的特征体现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与设计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