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3页
CONTENTS第13-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3页
    1.1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8-20页
        1.2.1 DSSC结构第18-19页
        1.2.2 DSSC工作原理第19-20页
    1.3 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第20-24页
        1.3.1 DSSC光阳极第21-22页
        1.3.2 染料敏化剂第22页
        1.3.3 电解液第22-23页
        1.3.4 对电极第23-24页
        1.3.5 DSSC的产业化前景第24页
    1.4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研究现状第24-27页
        1.4.1 无机半导体量子点的特点第24-25页
        1.4.2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特点及工作原理第25-26页
        1.4.3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第26-27页
    1.5 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测试分析技术第27-31页
        1.5.1 敏化太阳能电池的J-V的特性及单色光光子-电子转换效率第27-28页
        1.5.2 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技术第28-30页
        1.5.3 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强度调制光电流谱/光电压谱测试技术第30-31页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目标及创新性第31-33页
        1.6.1 研究内容第31-32页
        1.6.2 研究目标第32页
        1.6.3 创新性第32-33页
第二章 光阳极厚度和结构对DSSC性能的影响第33-56页
    2.1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33-34页
        2.1.1 实验仪器第33-34页
        2.1.2 实验材料第34页
    2.2 TiO_2光阳极薄膜的制备及表征第34-40页
        2.2.1 T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第34-36页
        2.2.2 TiO_2纳米线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第36-37页
        2.2.3 丝网印刷制备TiO_2纳米颗粒多孔薄膜光阳极第37-39页
        2.2.4 TiO_2纳米多孔薄膜的表面形貌分析第39-40页
        2.2.5 TiO_2纳米线/TiO_2纳米颗粒双层结构光阳极的制备第40页
    2.3 TiO_2纳米多孔薄膜光阳极的厚度对DSSC性能的影响第40-52页
        2.3.1 DSSC的组装第40页
        2.3.2 DSSC的光伏性能分析第40-42页
        2.3.3 DSSC内部电子的传输与复合机理第42-43页
        2.3.4 DSSC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第43-48页
        2.3.5 DSSC的强度调制光电流谱/光电压谱分析第48-52页
    2.4 TiO_2纳米线/TiO_2纳米颗粒双层结构光阳极的DSSC性能研究第52-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TiO_2纳米颗粒/TiO_2纳米线复合光阳极DSSC的性能研究第56-68页
    3.1 一维TiO_2纳米结构在DSSC中的应用第56-57页
        3.1.1 一维TiO_2纳米结构在DSSC中的应用研究第56页
        3.1.2 TiO_2纳米线的制备方法第56-57页
    3.2 TiO_2纳米颗粒/TiO_2纳米线复合光阳极薄膜的制备及表征第57-59页
        3.2.1 TiO_2纳米颗粒/TiO_2纳米线复合光阳极薄膜的制备第57-58页
        3.2.2 TiO_2纳米颗粒/TiO_2纳米线复合光阳极薄膜的表征第58-59页
    3.3 基于复合薄膜光阳极的DSSC的组装及性能分析第59-66页
        3.3.1 DSSC的组装及光伏性能分析第59-60页
        3.3.2 DSSC的强度调制光电流/光电压谱分析第60-63页
        3.3.3 DSSC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第63-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四章 CdS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第68-84页
    4.1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68-69页
        4.1.1 实验仪器第68页
        4.1.2 实验材料第68-69页
    4.2 CdS量子点敏化TiO_2纳米线束阵列太阳能电池的制备第69-72页
        4.2.1 TiO_2纳米线束阵列薄膜的制备第69-70页
        4.2.2 TiO_2纳米线束阵列薄膜的形貌和结构分析第70-71页
        4.2.3 CdS量子点敏化TiO_2纳米线束阵列薄膜光阳极的制备第71-72页
    4.3 CdS量子点敏化TiO_2纳米线束阵列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第72-77页
        4.3.1 CdS量子点敏化TiO_2纳米线束阵列的形貌、结构及成分分析第72-74页
        4.3.2 CdS量子点敏化TiO_2纳米线束阵列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分析第74-76页
        4.3.3 CdS量子点敏化TiO_2纳米线束阵列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特性分析第76-77页
    4.4 CdS量子点敏化TiO_2纳米颗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第77-82页
        4.4.1 多硫电解液的配制第77页
        4.4.2 CdS量子点敏化TiO_2纳米颗粒多孔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组装及测试第77-78页
        4.4.3 TiO_2纳米颗粒多孔薄膜光阳极的厚度QDSC光伏性能的影响第78-79页
        4.4.4 敏化周期对QDSC的光伏性能的影响第79-81页
        4.4.5 纳米线散射层对QDSC性能的影响第81-82页
    4.5 本章小结第82-84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84-87页
    1 总结第84-85页
    2 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5-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刷直流电动机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SMT贴片机贴装头双自由电机研究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