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对外贸易战略的一般分析 | 第20-37页 |
2.1 对外贸易战略概述 | 第20-26页 |
2.1.1 对外贸易战略的含义 | 第20页 |
2.1.2 对外贸易战略的特点 | 第20-21页 |
2.1.3 对外贸易战略的主要类型 | 第21-24页 |
2.1.4 对外贸易战略的基本内容 | 第24-25页 |
2.1.5 影响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 | 第25-26页 |
2.2 对外贸易战略相关理论 | 第26-36页 |
2.2.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26-28页 |
2.2.2 国际收支调节吸收论 | 第28-29页 |
2.2.3 出口基地理论 | 第29页 |
2.2.4 综合优势理论 | 第29-30页 |
2.2.5 自由贸易理论 | 第30-31页 |
2.2.6 保护贸易理论 | 第31-34页 |
2.2.7 战略性贸易理论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背景及动因 | 第37-46页 |
3.1 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背景 | 第37-40页 |
3.1.1 国际背景 | 第37-39页 |
3.1.2 国内背景 | 第39-40页 |
3.2 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动因 | 第40-44页 |
3.2.1 为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 第40-41页 |
3.2.2 为加入WTO创造有利条件 | 第41-42页 |
3.2.3 迎接和战胜面临的挑战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的演变轨迹及特点 | 第46-54页 |
4.1 对外贸易战略的演变轨迹 | 第46-49页 |
4.1.1 一步到位及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实施阶段(1991-1999年) | 第46-48页 |
4.1.2 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多元化贸易战略实施阶段(2000-2008年) | 第48页 |
4.1.3 创新型现代化贸易战略的实施阶段(2008-2012年) | 第48-49页 |
4.2 对外贸易战略的主要特点 | 第49-52页 |
4.2.1 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与领导权的更替有着直接的关联 | 第49-50页 |
4.2.2 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始终未偏离贸易自由化的大方向 | 第50页 |
4.2.3 始终把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和法规的调整与完善作为主要目标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内容及保障措施 | 第54-79页 |
5.1 叶利钦执政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内容及保障措施 | 第54-65页 |
5.1.1 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 | 第54-56页 |
5.1.2 保障措施 | 第56-65页 |
5.2 普京执政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措施 | 第65-73页 |
5.2.1 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 | 第65-69页 |
5.2.2 保障措施 | 第69-73页 |
5.3 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内容及保障措施 | 第73-77页 |
5.3.1 对外贸易战略调整主要内容 | 第73-75页 |
5.3.2 保障措施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6章 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效果评析 | 第79-92页 |
6.1 对叶利钦执政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效果评析 | 第79-85页 |
6.1.1 正面效应 | 第79-80页 |
6.1.2 负面效应 | 第80-85页 |
6.2 对普京执政时期的对外贸易战略评析 | 第85-88页 |
6.2.1 正面效应 | 第86-88页 |
6.2.2 负面效应 | 第88页 |
6.3 对梅普执政时期的对外贸易战略评析 | 第88-91页 |
6.3.1 正面效应 | 第89-90页 |
6.3.2 负面效应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7章 俄罗斯对外贸易战略的发展趋势 | 第92-98页 |
7.1 高新技术出口导向战略的发展构想及目标 | 第92-94页 |
7.1.1 发展构想 | 第92-93页 |
7.1.2 战略目标 | 第93-94页 |
7.2 高新技术出口导向战略需具备的基础及面临的问题 | 第94-97页 |
7.2.1 高新技术出口导向战略需具备的基础 | 第94-96页 |
7.2.2 高新技术出口导向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 第96-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8章 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 第98-117页 |
8.1 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8-112页 |
8.1.1 中俄双边贸易现状及特点 | 第98-103页 |
8.1.2 中俄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 | 第103-112页 |
8.2 加速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112-116页 |
8.2.1 提高两国贸易合作的认识高度,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因素 | 第112-113页 |
8.2.2 以俄罗斯入世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中俄贸易制度 | 第113页 |
8.2.3 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促进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 | 第113-114页 |
8.2.4 加大投资合作力度,以此带动中俄贸易发展 | 第114页 |
8.2.5 优化贸易合作领域,提升贸易发展水平 | 第114-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结论 | 第117-11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19-12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