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6-25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6-19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9-24页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24-25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5-2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5-2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理论基础 | 第29-46页 |
2.1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相关概念 | 第29-36页 |
2.1.1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相关概念界定 | 第29-33页 |
2.1.2 研究范围界定 | 第33-35页 |
2.1.3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功能 | 第35-36页 |
2.2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理论基础 | 第36-46页 |
2.2.1 合作金融基础理论 | 第36-40页 |
2.2.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第40-41页 |
2.2.3 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理论 | 第41-43页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第43-46页 |
第三章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实践经验与借鉴 | 第46-54页 |
3.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实践经验 | 第46-51页 |
3.1.1 德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实践经验 | 第46-48页 |
3.1.2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实践经验 | 第48-49页 |
3.1.3 法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实践经验 | 第49-50页 |
3.1.4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实践经验 | 第50-51页 |
3.2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经验借鉴 | 第51-53页 |
3.2.1 必要的市场需求 | 第52页 |
3.2.2 较好的信用保障 | 第52页 |
3.2.3 完善的风险防范 | 第52页 |
3.2.4 政府的有限参与 | 第52-53页 |
3.2.5 完备的法律规范 | 第5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社会资本影响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路径分析 | 第54-60页 |
4.1 社会资本影响农村信用环境 | 第54-55页 |
4.2 社会资本影响组织运行成本 | 第55-57页 |
4.2.1 社会网络降低信息成本 | 第55页 |
4.2.2 社会规范降低监督成本 | 第55-56页 |
4.2.3 社群信任降低风险管理成本 | 第56-57页 |
4.3 社会资本影响组织成员融资 | 第57-58页 |
4.4 社会资本矛盾性 | 第58-59页 |
4.4.1 社会资本积极面 | 第58页 |
4.4.2 社会资本消极面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行机制分析 | 第60-76页 |
5.1 组织机制 | 第60-65页 |
5.1.1 产权结构 | 第60-62页 |
5.1.2 利益相关者 | 第62-64页 |
5.1.3 组织结构 | 第64-65页 |
5.2 运营管理机制 | 第65-66页 |
5.2.1 运营系统 | 第65页 |
5.2.2 管理系统 | 第65-66页 |
5.3 风险管控机制 | 第66-68页 |
5.3.1 风险防范 | 第66页 |
5.3.2 担保机制 | 第66-67页 |
5.3.3 监督管理 | 第67-68页 |
5.4 利润分配机制 | 第68页 |
5.5 案例解析-以青海省雨润镇兴乐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例 | 第68-75页 |
5.5.1 兴乐农村资金互助社背景分析 | 第68-69页 |
5.5.2 兴乐农村资金互助社组织架构 | 第69页 |
5.5.3 兴乐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解析 | 第69-74页 |
5.5.4 兴乐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中所存在的问题 | 第74-7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行效率分析 | 第76-89页 |
6.1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行效率 | 第76页 |
6.2 运行效率的主要测度方法及比较 | 第76-80页 |
6.2.1 参数法和非参数法比较 | 第77-78页 |
6.2.2 DEA测算模型与方法 | 第78-80页 |
6.3 数据说明与指标选取 | 第80-83页 |
6.3.1 数据说明 | 第80-81页 |
6.3.2 统计描述 | 第81-82页 |
6.3.3 指标选取与说明 | 第82-83页 |
6.4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行效率实证分析 | 第83-84页 |
6.4.1 DEA估计结果 | 第83页 |
6.4.2 效率分析结果分析 | 第83-84页 |
6.5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84-8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七章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支农效率评价 | 第89-102页 |
7.1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支农效率 | 第89-90页 |
7.2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方式 | 第90页 |
7.3 变量选取 | 第90-93页 |
7.3.1 被解释变量 | 第91页 |
7.3.2 解释变量 | 第91-93页 |
7.4 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 第93-94页 |
7.4.1 数据来源 | 第93-94页 |
7.4.2 主要变量统计特征 | 第94页 |
7.5 回归模型构建 | 第94-96页 |
7.6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支农效率实证分析 | 第96-101页 |
7.7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02-107页 |
8.1 若干结论 | 第102-103页 |
8.2 对策建议 | 第103-106页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6页 |
致谢 | 第116-118页 |
作者简介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