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9-1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我国金融脱媒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13-20页 |
2.1 金融脱媒的内涵 | 第13页 |
2.2 金融脱媒产生的原因 | 第13-18页 |
2.2.1 政府金融政策鼓励直接融资是金融脱媒的直接原因 | 第13-16页 |
2.2.2 社会财富的大量积累为金融脱媒提供了经济基础 | 第16-17页 |
2.2.3 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 | 第17-18页 |
2.3 我国金融脱媒的现状及特征 | 第18-20页 |
2.3.1 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比重不断提高 | 第18-19页 |
2.3.2 我国金融脱媒程度受政府监管影响大 | 第19-20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 第20-26页 |
3.1 中间业务的定义 | 第20页 |
3.2 中间业务的分类 | 第20-21页 |
3.3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3.3.1 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适应金融环境变化的需要 | 第21页 |
3.3.2 发展中间业务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 | 第21-22页 |
3.3.3 发展中间业务可以反哺传统业务 | 第22页 |
3.4 国外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3.5 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 第23-24页 |
3.5.1 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历史 | 第23页 |
3.5.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3.6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4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业务影响的定性分析 | 第26-33页 |
4.1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 第26-30页 |
4.1.1 金融脱媒对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 第26-28页 |
4.1.2 金融脱媒对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 第28-30页 |
4.2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 第30-33页 |
4.2.1 金融脱媒整体上刺激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 第30-31页 |
4.2.2 金融脱媒冲击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中间业务 | 第31页 |
4.2.3 金融脱媒为商业银行新型中间业务的发展带来机会 | 第31-33页 |
5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3-45页 |
5.1 模型的构建 | 第33-39页 |
5.1.1 模型的选取 | 第33页 |
5.1.2 变量的确定 | 第33-35页 |
5.1.3 数据来源 | 第35页 |
5.1.4 样本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 第35-36页 |
5.1.5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第36-37页 |
5.1.6 协整检验 | 第37-38页 |
5.1.7 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38-39页 |
5.2 分类讨论模型的建立 | 第39-44页 |
5.2.1 金融脱媒对国有大型银行的影响 | 第40-41页 |
5.2.2 金融脱媒对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41-43页 |
5.2.3 金融脱媒对地方城商行的影响 | 第43-44页 |
5.3 结论 | 第44-45页 |
6 政策建议 | 第45-47页 |
6.1 政府放松银行业的相关管制 | 第45页 |
6.2 政府完善法律法规 | 第45页 |
6.3 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 第45页 |
6.4 商业银行应调整客户结构 | 第45-46页 |
6.5 商业银行应提升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 第46页 |
6.6 商业银行应努力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 第46页 |
6.7 商业银行应增强自身风险管理的能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