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一)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二) 实际意义 | 第10-11页 |
| 三. 研究方案 | 第11-13页 |
| (一)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 (二) 研究范围 | 第11-12页 |
| (三)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五)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中等职业教师培训的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13-29页 |
| 一. 中职教师培训理论界定 | 第13-14页 |
| (一) 中职教师 | 第13页 |
| (二) 教师培训 | 第13-14页 |
| 二. 理论研究基础 | 第14-19页 |
| (一) 职业教师专业化理论 | 第14-16页 |
| (二) 成人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 (三) 终身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 (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 (五)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页 |
| 三. 中职教师培训政策 | 第19-22页 |
| (一)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 第19页 |
| (二)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 第19-20页 |
| (三)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 第20页 |
| (四)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 | 第20-21页 |
| (五) 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 | 第21-22页 |
| 四. 职业教师培训文献综述 | 第22-29页 |
| (一) 国外研究成果 | 第22-24页 |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4-29页 |
| 第三章 云南省曲靖市中职教师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 | 第29-58页 |
| 一. 调查地区,调查问卷内容介绍以及实施情况 | 第29-33页 |
| (一) 调查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介绍 | 第29-33页 |
| (二) 调查问卷内容介绍以及实施情况 | 第33页 |
| 二. 调查问卷统计以及反映的情况 | 第33-47页 |
| (一) 曲靖市教师基本情况 | 第33-36页 |
| (二) 曲靖市教师过去培训参与情况 | 第36-40页 |
| (三) 曲靖市教师培训中的问题 | 第40-43页 |
| (四) 曲靖市教师培训需求 | 第43-47页 |
| 三. 针对曲靖市中职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论 | 第47-54页 |
| (一) 中职教师培训机会过少而且分配不均 | 第48页 |
| (二) 教师对在职培训没有积极性 | 第48-49页 |
| (三) 参训教师能力参差不齐,培训效果不一 | 第49页 |
| (四) 培训内容与教师需求契合度差,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 | 第49-50页 |
| (五) 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学员参与互动较少 | 第50页 |
| (六) 培训模式虽多,但收效甚微 | 第50-51页 |
| (七) 培训单位师资专业性和实践性不强 | 第51-52页 |
| (八) 培训评价流于形式且缺乏过程性评价,缺乏长期性 | 第52-54页 |
| 四. 原因分析 | 第54-58页 |
| (一) 职业教师的准入过低给职业教师在职培训带来巨大压力 | 第54页 |
| (二) 中职教师自身对培训缺乏理性,清晰的认识 | 第54-55页 |
| (三) 培训单位对中职教师的培训机制不健全 | 第55-56页 |
| (四) 中职教师培训缺乏政府的法律保障,经费保障和政策激励 | 第56-57页 |
| (五) 社会组织参与中职教师培训的程度不高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提升曲靖地区中职教师培训效能的对策 | 第58-67页 |
| 一. 完善曲靖市中职教师培训内部机制 | 第58-63页 |
| (一) 根据参训教师的能力设置不同的培训目标 | 第58-59页 |
| (二) 以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培训单位应科学预测中职教师的培训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 第59-60页 |
| (三) 完善职业教师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能 | 第60-61页 |
| (四) 应用适合成人学习者的培训方法 | 第61页 |
| (五) 严格把关培训师资质量 | 第61-62页 |
| (六) 培训单位应建立培训效果保障机制 | 第62-63页 |
| 二. 加强曲靖市职业教师培训外部环境建设 | 第63-66页 |
| (一) 扩大培训机会分配比例兼顾公平 | 第63-64页 |
| (二) 完善,落实中职教师培训的规章制度,政策法规 | 第64-65页 |
| (三) 完善对企业的激励机制 | 第65页 |
| (四) 教育部应深化中职教师准入制度改革 | 第65-66页 |
| 三. 完善对中职教师的激励机制,提高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 第66-67页 |
| 附录 | 第67-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