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6页 |
1.1 纳米材料 | 第8-16页 |
1.1.1 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 | 第8-9页 |
1.1.2 纳米材料的性质 | 第9-12页 |
1.1.3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2-14页 |
1.1.4 纳米介孔材料 | 第14-16页 |
1.2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1.2.1 水热法 | 第16-17页 |
1.2.2 溶剂热法 | 第17页 |
1.2.3 混合溶剂热法 | 第17-18页 |
1.2.4 回流法 | 第18页 |
1.3 羟基磷灰石 | 第18-20页 |
1.3.1 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结构 | 第19页 |
1.3.2 羟基磷灰石的表面状态 | 第19-20页 |
1.3.3 羟基磷灰石的性质 | 第20页 |
1.4 纳米羟基磷灰石 | 第20-23页 |
1.4.1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简介 | 第20-21页 |
1.4.2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 第21-22页 |
1.4.3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第22-23页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1.5.1 选题意义 | 第23-24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3 工作思路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实验与表征 | 第26-34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6-27页 |
2.2 实验装置与流程 | 第27-30页 |
2.2.1 实验装置 | 第27-29页 |
2.2.2 实验步骤 | 第29-30页 |
2.3 实验流程 | 第30页 |
2.4 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的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30-34页 |
2.4.1 X射线衍射(XRD) | 第30-31页 |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1页 |
2.4.3 比表面积测试仪(BET) | 第31-32页 |
2.4.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乙醇-水体系制备花生状羟基磷灰石纳米棒 | 第34-42页 |
3.1 实验内容 | 第35-36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0页 |
3.2.1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XRD分析 | 第36-37页 |
3.2.2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SEM分析 | 第37-38页 |
3.2.3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TEM分析 | 第38-39页 |
3.2.4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等温氮吸附分析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的制备工艺研究及机理探讨 | 第42-64页 |
4.1 工艺研究 | 第42-57页 |
4.1.1 不同制备方法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结构的影响 | 第42-45页 |
4.1.2 乙醇模板剂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形貌的影响 | 第45-48页 |
4.1.3 不同混合溶剂热温度对纳米羟基磷灰石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48-49页 |
4.1.4 不同回流时间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形貌的影响 | 第49-51页 |
4.1.5 模板剂种类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形貌的影响 | 第51-57页 |
4.2 机理探讨 | 第57-62页 |
4.2.1 经典成核理论 | 第57-58页 |
4.2.2 水热结晶理论 | 第58页 |
4.2.3 晶体在水热条件下形成的不同机制 | 第58-60页 |
4.2.4 本实验机理分析 | 第60-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硕士生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