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1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23页 |
2.1 自尊 | 第11-15页 |
2.1.1 自尊的概念 | 第11页 |
2.1.2 自尊的结构 | 第11-13页 |
2.1.3 自尊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2.2 社会赞许性 | 第15-18页 |
2.2.1 社会赞许性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2.2.2 社会赞许性的结构 | 第15-16页 |
2.2.3 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2.3 成就动机 | 第18-23页 |
2.3.1 成就动机的概念 | 第18页 |
2.3.2 成就动机理论 | 第18-20页 |
2.3.3 成就动机的测量 | 第20-21页 |
2.3.4 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 | 第23-26页 |
3.1 问题的提出 | 第23-24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3.3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4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4.1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4.2 研究工具 | 第26页 |
4.2.1 自尊量表 | 第26页 |
4.2.2 成就动机量表 | 第26页 |
4.2.3 社会赞许性量表 | 第26页 |
4.3 施测方法 | 第26页 |
4.4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5 研究结果 | 第27-36页 |
5.1 苗族中学生自尊、成就动机和社会赞许性的总体情况 | 第27页 |
5.2 苗族中学生自尊、成就动机与社会赞许性的人口变量学差异检验 | 第27-29页 |
5.2.1 苗族中学生自尊、成就动机和社会赞许性在性别及生源地的差异检验 | 第27-28页 |
5.2.2 苗族中学生自尊、成就动机和社会赞许性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 第28页 |
5.2.3 苗族男中学生自尊、成就动机和社会赞许性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检验 | 第28-29页 |
5.2.4 苗族女中学生自尊、成就动机和社会赞许性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检验 | 第29页 |
5.3 苗族中学生自尊、成就动机与社会赞许性的关系 | 第29-31页 |
5.3.1 自尊、成就动机与社会赞许性的相关分析 | 第29页 |
5.3.2 各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29-30页 |
5.3.3 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在自尊与社会赞许性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30-31页 |
5.4 自尊、成就动机与社会赞许性在不同年龄段的关系 | 第31-33页 |
5.4.1 苗族初中生自尊、成就动机与社会赞许性的相关分析 | 第31页 |
5.4.2 苗族高中生自尊、成就动机与社会赞许性的关系 | 第31-33页 |
5.5 不同性别苗族中学生自尊、成就动机和社会赞许性的关系 | 第33-36页 |
5.5.1 男苗族中学生自尊、成就动机和社会赞许性的关系 | 第33-34页 |
5.5.2 苗族女中学生自尊、成就动机和社会赞许性的关系分析 | 第34-36页 |
6 综合分析与讨论 | 第36-44页 |
6.1 苗族中学生自尊的特点 | 第36-37页 |
6.1.1 苗族中学生自尊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第36页 |
6.1.2 苗族中学生自尊在城乡上的差异分析 | 第36页 |
6.1.3 苗族中学生自尊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 第36-37页 |
6.2 苗族中学生成就动机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 第37-38页 |
6.2.1 苗族中学生成就动机在性别和城乡上的差异分析 | 第37页 |
6.2.2 苗族中学生成就动机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 第37-38页 |
6.3 苗族中学生社会赞许性的特点 | 第38-39页 |
6.3.1 苗族中学生社会赞许性在性别和城乡上的差异分析 | 第38页 |
6.3.2 苗族中学生社会赞许性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6.4 苗族中学生自尊、成就动机和社会赞许性关系分析 | 第39-44页 |
6.4.1 苗族中学生自尊、成就动机与社会赞许性的关系特点 | 第39-41页 |
6.4.2 不同年龄段苗族中学生自尊、成就动机与社会赞许性的关系分析 | 第41-42页 |
6.4.3 不同性别苗族中学生三者的关系分析 | 第42-43页 |
6.4.4 对苗族中学生自尊、成就动机与社会赞许性间关系的总结 | 第43-44页 |
7 研究总结 | 第44-47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7.2 创新与不足 | 第44-45页 |
7.3 启示与建议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