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系统(传输系统)论文--跳频与扩展频谱通信系统论文--跳频通信论文

基于地址编码的MC-DFH系统性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表第13-14页
主要数学符号表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0页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7页
        1.1.1 短波通信第15页
        1.1.2 跳频通信第15-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1 差分跳频第17-18页
        1.2.2 短波多载波跳频技术第18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8-20页
第二章 常规差分跳频的多址技术第20-43页
    2.1 常规DFH系统的原理第20-21页
    2.2 常规DFH系统BER性能第21-34页
        2.2.1 G函数的转移函数第21-25页
        2.2.2 在高斯信道下BER理论上限第25-27页
        2.2.3 在瑞利衰落信道下BER理论上限第27-28页
        2.2.4 在莱斯衰落信道下BER理论上限第28-31页
        2.2.5 仿真与数值分析第31-34页
    2.3 单载波DFH多址通信技术第34-41页
        2.3.1 单载波FDMA第34-36页
        2.3.2 单载波TDMA第36-38页
        2.3.3 单载波CDMA第38-41页
    2.4 频谱效率第41-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多址MC-DFH系统第43-62页
    3.1 多址MC-DFH系统基本结构第43-44页
    3.2 多址MC-DFH编码原理第44-47页
    3.3 多址MC-DFH译码原理第47-50页
        3.3.1 多址多载波译码第47-49页
        3.3.2 频率序列译码第49-50页
    3.4 MC-DFH系统接收机第50-59页
        3.4.1 检测门限的选择第50-55页
        3.4.2 最佳频率分集因子第55-57页
        3.4.3 多址MC-DFH的频谱效率第57-58页
        3.4.4 抗远近效应性能第58-59页
    3.5 仿真与数值分析第59-61页
    3.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迭代干扰消除算法研究第62-78页
    4.1 CD算法第62-63页
    4.2 基于IIC的MC-DFH算法第63-67页
    4.3 仿真与BER性能分析第67-72页
        4.3.1 I对BER的影响第67-69页
        4.3.2 N对BER的影响第69-71页
        4.3.3 L对BER的影响第71-72页
    4.4 基于SINR估计的IIC算法第72-75页
    4.5 两种算法的对比分析第75-77页
    4.6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结论第78-79页
    5.1 本文贡献第78页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硕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3-84页
附件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R-MMSE的MIMO系统检测算法研究
下一篇:非理想阵列天线的容差分析及优化设计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