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 | 第11-13页 |
1.2.1 阵列天线容差分析相关算法 | 第11-12页 |
1.2.2 阵列天线优化设计相关算法 | 第12-13页 |
1.3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阵列天线基础理论及区间分析方法的介绍 | 第15-30页 |
2.1 阵列天线基础理论 | 第15-23页 |
2.1.1 阵列天线方向图乘积原理 | 第15-16页 |
2.1.2 阵列天线的主要参数 | 第16-18页 |
2.1.3 传统的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算法 | 第18-22页 |
2.1.4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方向图综合方法 | 第22-23页 |
2.2 区间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23-29页 |
2.2.1 区间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 第24-25页 |
2.2.2 复区间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 第25页 |
2.2.3 区间变量函数与区间值函数 | 第25-27页 |
2.2.4 函数的区间扩张问题及处理方法 | 第27-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非理想阵列天线的容差分析算法研究 | 第30-56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基于IA算法的非理想阵列天线容差分析 | 第30-50页 |
3.2.1 幅度误差对阵列天线性能的影响及容差分析 | 第30-36页 |
3.2.2 相位误差对阵列天线性能的影响及容差分析 | 第36-40页 |
3.2.3 幅相联合误差对阵列天线性能的影响及容差分析 | 第40-42页 |
3.2.4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42-50页 |
3.3 基于摄动法的非理想阵列天线容差分析 | 第50-55页 |
3.3.1 一阶区间摄动法 | 第50-51页 |
3.3.2 二阶区间摄动法 | 第51-52页 |
3.3.3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52-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非理想阵列天线的优化设计算法研究 | 第56-72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基于IA-PSO算法的非理想阵列天线优化设计 | 第56-59页 |
4.3 基于IA-CP算法的非理想阵列天线优化设计 | 第59-64页 |
4.3.1 阵列模型建立 | 第59-60页 |
4.3.2 幅度误差存在时的优化设计 | 第60-62页 |
4.3.3 相位误差存在时的优化设计 | 第62-63页 |
4.3.4 幅相联合误差存在时的优化设计 | 第63-64页 |
4.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64-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2-7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2-73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