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偏差问题探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德育教育概述 | 第14-16页 |
一、德育的含义与价值 | 第14-15页 |
二、德育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我国中学德育教育现状 | 第16-24页 |
一、中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 第16-17页 |
二、中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偏差的表现 | 第17-24页 |
(一)德育教育模式较为单一 | 第18-19页 |
(二)德育教育目的存在功利性 | 第19-20页 |
(三)德育教育力度有失偏颇 | 第20-22页 |
(四)德育教育实效性低下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偏差的原因 | 第24-32页 |
一、德育教育自身的特性 | 第24-25页 |
(一)德育教育的社会性 | 第24页 |
(二)德育教育的时代性 | 第24-25页 |
二、德育教育主体的局限 | 第25-27页 |
(一)德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局限性 | 第25-26页 |
(二)德育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局限性 | 第26-27页 |
三、理论与实践不能完美对接 | 第27-28页 |
(一)德育教育政策的下达和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 第27-28页 |
(二)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的片面理解 | 第28页 |
四、家庭德育教育责任的缺失 | 第28-29页 |
五、学校德育教育的特点 | 第29-30页 |
六、社会对中学德育教育的影响 | 第30页 |
七、网络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如何纠正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 第32-40页 |
一、正视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32-33页 |
二、学校要摆正对德育教育的态度 | 第33-35页 |
(一)把德育教育渗透于各个学科教学中 | 第33-34页 |
(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水平 | 第34页 |
(三)对全体学生的德育教育应体现公平公正 | 第34-35页 |
三、家庭应为学校德育教育免除后顾之忧 | 第35-36页 |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第35-36页 |
(二)发挥家长的良性作用 | 第36页 |
四、提高社会对中学德育教育影响的关注度 | 第36-38页 |
(一)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 | 第36-37页 |
(二)保持良好的社会风气 | 第37页 |
(三)把德育教育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中 | 第37-38页 |
五、平衡对学生与社会人员的德育教育力度 | 第38-40页 |
(一)保持对中学德育教育的关注度 | 第38页 |
(二)加大对社会人员的德育教育力度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